自然農法種西葫蘆技巧
今年是自育種種植西葫蘆的第三年,這個品種經過兩年的提純復壯,品種變得愈加一致性,瓜為淡綠色中等偏大,一只300-500克,剛好可以吃一頓,一株同一時間可座瓜一到二只,三天左右收一只。今年一共才種三株,目前共收9根,基本一天一根,加上進入采收期的洋蔥、大蒜、土豆、四季豆、黃瓜、青菜,現(xiàn)在家里蔬菜已完全自供。
四葫蘆相對耐寒,我選擇2月下至3月上旬冷空氣尾催芽,現(xiàn)代的氣象一周播報預測效為準確,可以為播種提供良好的參考。因為3月初的天氣還比較冷,我采用泡沫箱加玻璃保暖育苗。育苗約20-30天,即三月下旬選擇溫暖的天氣按40-50CM一株定植,定植時需要施好基肥,在屋頂土少的情況下不同于大田,肥料總是入不敷出,不可能像自然農法地栽一樣不用肥料獲得豐收。而且西葫蘆是經過人工高度馴化的作物,作物生長前期,只有施足了基肥才能讓葉片長得碩大,然后通過光合作用源源不斷的輸送養(yǎng)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往往會有倒春寒,必須密切關注氣溫變化,如遇倒春寒,夜溫往往低于10度,需用大花盆或木板罩住植株防凍。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西葫蘆漸漸長起,定植30-40天后一般先開出雌花,此時如無雄花可摘掉雌花保存養(yǎng)份,我的西葫蘆今年首朵雌花和雄花間隔才1天,當然1天并不足以使雌花受孕,三天后開出的第二朵雌花終于順利結果。西葫蘆開花后,要觀察早晨有無蜜蜂出現(xiàn),如無蜜蜂每天早晨要對摘取雄花花芯對雌花雌頭進一次人工授粉。西葫蘆是瓜類中收成最早的,前期產量集中,種植二到三株基本可滿足三口之家供給。雖然相對產量不如黃瓜,但它不用搭架,收成早集中,管理容易,亦是豐富屋頂晚春初夏蔬菜種類的好品種。
小技巧:
1、巧施木灰肥:西葫蘆定植后,在其莖部西周施入木灰肥,一方面提高局部土溫,另一方面為作物提供鉀肥,提高其抗寒抗逆能力。
2、前期尿肥促葉生長:西葫蘆封龔前,我會專門施一次稀尿肥,促進葉的生長,葉片越大光合作物越強,根的生長也更快,當根越早扎入基肥,植株越早進入迅速生長期。
3、覆蓋和澆水:屋頂和土栽最大的不同就是水,土栽地下水源源不斷供給作物生長,屋頂隨著氣溫升高,蒸騰作用極具升高,而西葫蘆相對喜溫不耐熱。因此我通過覆蓋大量枯草葉減少水份蒸發(fā),一面加強澆水。春季雨水較多,可通過空容器查看降水量,降水高度小于5CM基本只能打濕土表,仍需要補充澆水。
4、追肥選擇:通常葉菜追肥選用尿肥,瓜果豆類,因尿肥含鹽度高,氮含量高,并不適合,今年我手頭有較多的鴿糞,我就利用鴿糞浸出液當追肥,因為禽糞含磷度高剛好可以促進作物生殖生長。
一次從三株西葫蘆上各收一根,西葫蘆的形狀已相當一致 進入五月份西葫蘆已完全封龔,期待高溫季不要過高來臨,讓西葫蘆獲得更大的產出。
五月是屋頂菜園的豐收季,各種蔬菜陸續(xù)成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