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博物館的年度大展【越地寶藏】中,我們能看到來自浙江省各地市縣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展覽里除了越窯的展品,還有幾件非常經(jīng)典的龍泉窯也值得一看。
南宋龍泉青釉鳳耳瓶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號秘色。又曰出餞王。
今處之龍泉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
-----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
這是古人對龍泉瓷器的一種贊美,龍泉青釉也被譽(yù)為“青瓷釉色與質(zhì)地之美的頂峰”。這次展出的龍泉鳳耳瓶,是松陽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 松陽市博物館藏 南宋 龍泉窯鳳耳瓶
這對鳳耳瓶,是目前國內(nèi)現(xiàn)存最完整的鳳耳瓶。跟國內(nèi)外收藏機(jī)構(gòu)收藏的鳳耳瓶相比,松陽市博物館收藏的這對鳳耳瓶,在造型、釉色、工藝和視覺效果等方面,都更勝一籌。所以其中最好的一只鳳耳瓶,被評選為了國寶級文物。
△ 1998年 《中國陶瓷·龍泉窯瓷器》特種郵票
關(guān)于這對鳳耳瓶的發(fā)現(xiàn),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1983年,在松陽西屏鎮(zhèn)的一個工地上,兩位取土人員挖掘出了兩只龍泉鳳耳瓶和兩只龍泉魚耳瓶。幾天后,松陽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得到消息,匆忙趕到這兩個工人家中,征集了這批文物,為了感謝他們的配合工作,文化站還獎勵了他們兩個熱水瓶。
△ 《越地寶藏》中展出的南宋龍泉鳳耳瓶
兩只熱水瓶換來的這對鳳耳瓶,可以堪稱國內(nèi)的“萬聲”和“千聲”。那么,跟日本的國寶“萬聲”相比,它們哪個路份更高呢?
南宋龍泉窯象鈕蓋罐
這只象鈕蓋罐出土于麗水市蓮都區(qū),在這個南宋嘉定十五年的李垕妻姜氏墓中,一共出土了幾件非常精美的南宋龍泉器物。這一件象鈕蓋罐,就屬于其中的精品。
它的造型,在南宋龍泉窯器物中,是非常少見的。蓋鈕的大象雙耳外展,鼻子粗長,四肢直立在蓋子中間,造型生動有趣。罐身斜肩,微斂口,斜弧腹,外足心微外凸。整件器物通體流暢,釉層潤澤,釉面發(fā)色極佳,做工精細(xì),是一件難得的斷代標(biāo)準(zhǔn)器。
△ 麗水市博物館藏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象鈕蓋罐
元龍泉連座吉字瓶
展廳中還有一組連座的元代龍泉吉字瓶,造型規(guī)整,釉光瑩潤。它是在青田縣的一個元代窖藏里面發(fā)現(xiàn)的,所以釉色并沒有過多地受到土沁改變。這組吉字瓶,分為瓶身和底座兩部分,瓶身類似于凈瓶樣式,底座鏤空,讓凈瓶正好能夠置于其上,組成一套。
這種俗稱凈瓶的器物,實(shí)際上是屬于“軍持”的一種?!败姵帧笔氰笳Z “kundikā”、興都斯坦語 “kundi”的音譯,也稱“君遲”、“君持”、“軍遲”、“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又因?yàn)樗脑煨颓∷埔粋€“吉”字,故又稱為“吉字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敦煌壁畫
它原本是一種日常生活用具,用于貯水,以備云游四方時飲用、凈手或飯后漱口使用。后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逐漸演化成了一種祭祀供奉用具。
△ 青田縣博物館藏 元代 龍泉窯帶座吉字瓶
而這只吉字瓶的發(fā)現(xiàn)非常有意思。青田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在發(fā)掘這批文物時,遭到了周邊村民的哄搶,使得部分文物散落在村民手中,公安民警和文物專家花了很長的時間挨家挨戶地尋找,其中就在一村民家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底座,村民非常爽快地上交了底座。這讓民警和文物專家心存疑慮:是否有其他部分青瓷還在村民手中并未上繳?為此民警和文物專家足足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對村民進(jìn)行思想勸導(dǎo),最終村民上繳了一個吉字瓶,這才使得這個帶座吉字瓶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
元龍泉青釉葫蘆瓶
這件龍泉窯青瓷葫蘆瓶跟吉字瓶都出自浙江青田同一個元代窖藏。這只葫蘆瓶,釉面呈現(xiàn)出了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狀態(tài):葫蘆瓶的上半部分釉面完整瑩潤,而下半部分卻展現(xiàn)了非常漂亮的開片狀態(tài)。
龍泉窯葫蘆瓶是到了南宋后期才開始燒制的樣式,瓶體似葫蘆,所以命名為葫蘆瓶。名與“福祿”諧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而這一只元代葫蘆瓶,也因?yàn)樗昝赖脑煨团c釉面,同樣入選了1998年《中國陶瓷·龍泉窯瓷器》特種郵票當(dāng)中。
這次展覽的龍泉窯瓷器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可以說是不得不看的精品。所以,在期待去看精品越窯的同時,可不要把龍泉窯給忽略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