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森宇
南華資本 場外期權·產(chǎn)品經(jīng)理
目前金屬行業(yè)中采用衍生品作為套期保值的重要手段已經(jīng)非常成熟,但是傳統(tǒng)的期貨保值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單純依靠場內市場的期貨工具還遠遠沒法滿足企業(yè)的實際需求。在這里,主要介紹金屬行業(yè)的一類套保期限錯配的問題。在金屬行業(yè)中,通過月均價,周均價來定價的方式比較普遍,但是場內市場并沒有與均價相關的衍生品來滿足企業(yè)的套保需求,而通過場外衍生品交易工具可以為實體企業(yè)提供更豐富、更有效的套期保值工具,根據(jù)需求量身定制企業(yè)的保值需求,這也將會是衍生品發(fā)展的大勢所趨。下面介紹一個鉛鋅冶煉企業(yè)通過場外衍生品解決套保期限錯配的問題。
【問題描述】如下圖所示,金屬市場存在A,B和C三類交易全體,第一類A是上游企業(yè)(冶煉廠或者礦山),按月均價給第二類B企業(yè)(貿易商或者冶煉廠)提供長單(鋅錠或者精礦),可以是當月月均價或者下月月均價,而B企業(yè)又通過點價或者其他零單方式售賣給其下游客戶,但是以收盤價結算。因此,B企業(yè)的最大困惑在于,出售價格確定,但是成本要月底才能統(tǒng)計出來,企業(yè)B在賣出鋅錠的時候,不知道企業(yè)的成本線在哪里,這也是本文需要解決的問題。
【問題分析】企業(yè)B與企業(yè)A是按月均價來計算,企業(yè)B與企業(yè)C是按當前收盤價來計算。根據(jù)客戶需求,分為兩種情況來分析:當月出貨,當月均價采購;當月出貨,下月均價采購。(假設當月日歷日為M天,下月日歷日為N天,采購當天為當月第m天。)
情況1:當月出貨,當月均價采購。企業(yè)B向下游客戶企業(yè)C報價時,從月初到當日報價的平均價已經(jīng)確定,在此稱為已知平均價,即▁S=(S_1+S_2…+S_m)/m,由于從當日到月末的平均價尚未確定,當月的月均價也是未知的,即S ?=(S_1+S_2…+S_M)/M。作為企業(yè)B來說,最大的風險在于下游客戶在第m天點價成交之后,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并且拉動整個月均價S ?的重心上移,并且下游客戶訂單下得越早(即m越?。?,企業(yè)B面臨的風險就越大。
情況2:當月出貨,下月均價采購。企業(yè)B向下游客戶企業(yè)C報價時,從月初到當日報價的平均價已經(jīng)確定,在此稱為已知平均價,即▁S=(S_1+S_2…+S_m)/m,由于結算價要到下月才能確定,下月月均價也是未知的,即S ?=(S_1+S_2…+S_N)/N,并且中間還有(M-m)天的空窗期。作為企業(yè)B來說,最大的風險在于下游客戶在當月第m天點價成交之后,期貨價格大幅上漲并且拉動下個月的月均價S ?的重心上移,并且下游客戶訂單下得越早(即m越?。?,企業(yè)B面臨的風險同樣就越大。
目前冶煉廠就面臨B企業(yè)類似的上述兩種定價困境:當月點價,當月作價;當月點價,下月作價。這兩種情況都存在一個定價困境,那就是月均價滯后導致采購成本不確定,這需要通過場外衍生品來量身定制避險方案,為企業(yè)的穩(wěn)健經(jīng)營保駕護航,本文采用亞式期權來解決這個困境,使用亞式期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作價模式相匹配,亞式期權正符合金屬行業(yè)采用月平均價作價的模式;二是權利金相對較低,價格平滑之后波動率降低,相比普通香草期權更為便宜。
【定價困境1】當月點價,當月作價。根據(jù)對此前問題的分析,B企業(yè)向上游企業(yè)采用當月均價進行結算,而向下游企業(yè)銷售時,月均價未知是最大的風險,這里通過買入一個亞式看漲期權來規(guī)避風險。本報告假設B企業(yè)的采購價格按當月主力合約的月均價來確定,而相應的銷售價格按當日的收盤價加升貼水來確定。
案例1,2017年2月15日,主力合約滬鋅1704合約的收盤價格為23655元/噸,則已知平均價為23200元/噸,到月底還剩下13天,根據(jù)當月滬鋅Zn1704合約的已知平均價和波動率,這樣就能確定企業(yè)B給企業(yè)C的售價。
在這里企業(yè)B要綜合考慮自身下游客戶重要程度,訂單狀況,企業(yè)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行情預判,設定符合自身要求的執(zhí)行價。一般企業(yè)B更加關注已知平均價和當日收盤價這兩個價格作為向企業(yè)C銷售的價格參考對象,以這兩個價格作為行權價,分析不同情境下企業(yè)的損益。
(1)選擇行權價為23200的亞式看漲期權。這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保值方案,如果當月剩余期間大幅上漲,導致整個月均價重心的上移,買入亞式看漲期權能夠100%地鎖定風險。
(2)選擇行權價為23665的亞式看漲期權。這是一個相對激進的保值方案,如果期末月平均價格走高,只能夠部分鎖住風險,即在期末月均價在23200-23665之間時,不受這個亞式看漲期權的保護,存在采購成本上升的風險。不過,這個策略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構建成本低。
(3)情景分析。上述兩類不同的行權價,代表企業(yè)B不同的規(guī)避風險的策略。在此假設企業(yè)B在給下游C企業(yè)報價時,設定的升貼水為平水,月末收盤價格均勻上漲/下跌,然后做相應的情景分析。
顯然,對比上述三個方案來看,如果企業(yè)B沒有采用期權做套保,那么企業(yè)無疑將會承受很大的采購風險,并且隨著C企業(yè)點價時間的前推,這種風險會越大。而參與亞式看漲期權的保值之后,能夠規(guī)避價格上升帶來的風險,方案1和方案2的采購價格已經(jīng)表明,亞式看漲期權所得到的收益能夠將采購成本固定在一定的價格區(qū)間以下,至于企業(yè)B選擇什么行權價的亞式看漲期權方案,要視企業(yè)對市場行情判斷,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成本收益來核算。對比方案1和方案2來看,方案1的保值效果顯然更好,能夠規(guī)避所有的采購價格風險。
【定價困境2】當月點價,下月作價。根據(jù)此前問題的分析,B企業(yè)向上游企業(yè)采用下月月均價進行結算,而向下游企業(yè)銷售時,采用的是當日結算價,下月月均價未知是最大的風險,這里通過買入一個亞式看漲期權來規(guī)避風險。根據(jù)距離平均價結算時的到期時間,當期掛鉤標的的期貨價格以及波動率,事先設定的執(zhí)行價就可以得到這個亞式看漲期權的權利金,那么企業(yè)B在給下游企業(yè)C銷售定價時,就知道當前物料的成本區(qū)間,然后就可以確定售價。本報告假設B企業(yè)的采購價格按下月主力合約的月均價來確定,下游售價按當日的收盤價加升貼水來確定。
案例2,2017年2月24日,下月主力合約滬鋅1705合約的收盤價格為22935元/噸,到月底還剩下4天,3月份共有31個日歷日,由于企業(yè)B擔心下游需求的回暖可能會導致3月份價格反彈,如果下月均價在22935元/噸以上,就會面臨采購成本高于銷售價格的不利局面。
針對上述情況,案例1中的當月定價困境一致,選擇買入亞式看漲期權來解決。在這里企業(yè)B要綜合考慮自身下游客戶重要程度,訂單狀況,企業(yè)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行情預判,設定符合自身要求的執(zhí)行價。
與當月定價困境中的案例1類似,選擇行權價為22935的亞式看漲期權。這同樣是一個保守的保值方案,即預期下月月平均價格走高時,能夠100%地鎖定風險,即如果當月剩余期間大幅上漲,導致整個月均價重心的上移,買入亞式看漲期權可以規(guī)避其采購成本上升的風險。
除此以外,企業(yè)B銷售一般也都不會是在當月一次性銷售的,可以根據(jù)銷售量的多少,先通過期貨在市場中建立等量的頭寸,待到下月第一個交易日,除去期貨頭寸,改用亞式看漲期權鎖定采購成本,這樣能夠一方面保證規(guī)避全部的采購風險,另一方縮短亞式期權的低效持倉時間,降低權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