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49年(正統(tǒng)十四年),明50萬大軍在自己疆域內(nèi),在緊靠兩大軍事重鎮(zhèn)不到一天距離的土木堡被瓦剌2萬軍隊全部殲滅,皇帝被俘,京師被圍;
·公元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53名倭寇在浙皖蘇三省奸淫擄掠,殺死軍民4000多人,嚇得南京守軍多日不敢開關(guān)城門,成為歷史第一笑話。
·公元1548——1566年,明朝出動幾十萬大軍和扶桑的幾個倭寇打了18年,最后真正平定倭寇的居然是戚繼光將軍的2000名私家軍。
·公元1644年(崇禎十七年),明300萬大軍被李自成率領(lǐng)的一群連武器都沒有的烏合之眾(飯都沒得吃的流民)給攻破了京師,皇帝自殺,明朝基本滅亡(此時戚家軍已經(jīng)被明朝的正規(guī)軍屠殺干凈);
明朝正規(guī)軍的戰(zhàn)斗力為什么那么弱?究其原因無非有如下九點:
1、世襲軍銜:明初的著名武將家族軍銜傳三代之后幾乎全成了廢物;
2、重文抑武:朱元璋誅殺武將,用不懂業(yè)務(wù)的文官來指揮武將;
3、吃空餉:號稱300萬正規(guī)編制的明軍實際人數(shù)不到200萬;
4、太監(jiān)監(jiān)軍:將軍沒有自由指揮權(quán),上有文官把持,軍中還有太監(jiān)時刻監(jiān)視并操縱軍務(wù);
5、拖欠軍餉:為何幾十萬大軍不戰(zhàn)就降到了?因為工資;
6、殺良冒功:屠殺百姓,冒領(lǐng)軍功,百姓無力反抗,風(fēng)險最低;
7、軍戶制度:被逼參軍,地位卑賤,工資拖欠,炮灰也不傻;
8、缺少將才:武舉制度名存實亡,真正把持軍隊的還是明朝的文官和貴族,武將收復(fù)一省之失地后身份地位還不如一個新中舉的狀元;
9、官僚陋習(xí):能爬上去的不是“拼爹組”就是“馬屁精”(致命要害);
當戚繼光第一次趕赴江南參加抗倭戰(zhàn)爭時,他差點就死在了戰(zhàn)場上,不過,搞笑的是,戚繼光不是被倭寇打死的,如果不是他跑得快,他很可能會被潰敗而逃的明軍給踩死。
為什么正規(guī)的明軍陣地那么容易崩潰呢?因為以上9點讓士兵失去了拼命的基本動力。
戚繼光正是因為看到明朝正規(guī)軍中的這些弊病才決心要組建自己的私人軍隊的,幸運的是,他遇到了一個好上司。
1、世襲軍銜
以李景隆為例,你能說他爸爸李文忠不是一代名將嗎?但李景隆可是歷史上有名的草包將軍,不但打仗草包,還是一個賣主求榮的卑鄙小人。
成績平平的李景隆為什么能統(tǒng)領(lǐng)50萬明軍呢?因為他爹,因為他的家族,因為他是世襲將軍,因為這是帝制時代特有的標志。
如果不是李景隆這個“運輸大隊長”為朱棣提供了那么多的軍資和士氣,朱允炆會焚宮自殺嗎?
問題是,明朝僅僅只有李景隆一個這樣的世襲將軍嗎?
2、重文抑武
朱元璋當初為什么要誅殺百官?因為他很清楚當年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那幫哥們兒的本事,不把這些兄弟除掉他不放心??!
除了搞清洗之外,造反出身的朱元璋對武將有著特殊的心理陰影,他和趙匡胤一樣,都在要想方設(shè)法抑制地武將的地位和權(quán)力,這才是導(dǎo)致明朝武將身份低下的罪魁禍首。
你讓一群沒上過戰(zhàn)場的文官在地圖上來制定具體的作戰(zhàn)計劃,武官還不能隨著戰(zhàn)事的發(fā)展而隨意改動,這般生硬的指揮模式真的能適應(yīng)千變?nèi)f化的戰(zhàn)場嗎?
不僅如此,武將在前方赴湯蹈火,但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卻一直都在遭到文官的鄙夷和壓制,這讓誰誰心里會舒服呢?
3、吃空餉
當一個人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之后,他就該得到相應(yīng)的回報,你看看明朝給武將的工資,武將能養(yǎng)活自己的家人和幕府班子嗎?
既然我從正規(guī)渠道得不到,那我就來暗的,就這樣,武將吃空餉成了明朝人人皆知的潛規(guī)則。
上梁不正下梁歪,只要上面開一個壞頭,下面就會越來越黑。
當軍隊里的所有人都在一心撈錢時,戰(zhàn)爭來了,誰還愿意去為最大最貪的大地主皇帝去賣命呢?
4、太監(jiān)監(jiān)軍
我們明明是一群保家衛(wèi)國的漢子,朝廷卻給我們弄過來一個個不男不女的人妖來當我們的大爺,這讓誰誰心里會服氣呢?
作為將軍,我是為你們老朱家賣命的,你卻把我們當賊一樣時刻防范著,你啥意思?
當我們在戰(zhàn)場上同敵人殊死搏斗時,那些個太監(jiān)在干什么?在大后方耀武揚威,他們算什么東西呢?
5、拖欠軍餉
干活給錢,這不過分吧?但朝廷總是拖欠軍人的工資,有時一拖就是大半年。
軍人也是人,軍人也上有老下有小,憑什么你們皇宮里的人天天都可以美女佳肴,反而讓我們來喝西北風(fēng)呢?
看看明朝后期有多少軍官在搞走私,看看明朝后期有多少軍隊不戰(zhàn)而投降給了清軍,難道他們不都是被逼的嗎?
我們是來打工的,你卻給我們談理想,京城里的美女和財寶怎么不分給我們?你以為我們傻嗎?
6、殺良冒功
既然明朝朝廷喜歡忽悠下面,那下面的人也會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用同樣無恥的方法去糊弄上面。
你讓我去殺敵,我就去殺一批平民來,反正你是按人頭給錢,殺敵多危險??!別罵我們無恥,如果和朝廷比無恥,我們甘拜下風(fēng),不是嗎?
7、軍戶制度
憑什么我們一生下就該當賤民?憑什么我一生下就該去為老朱家當炮灰呢?
在古代,兵匪兵匪,兵的身份極低,誰犯了王法就發(fā)配充軍。
朱元璋所設(shè)置的軍戶制雖然為明朝提供了足夠多的兵源,但他沒有考慮過人家的感受。
同樣是人,憑什么你們京城里的那群“八旗子弟”一生下來就注定“王侯將相”,而我們一生下就是一群兵痞呢?
娘希匹,耍老子玩呢?看老子好欺負是嗎?
來吧,相互傷害吧,誰怕誰!
8、缺少將才
明朝的文狀元難考,但武狀元比文狀元要難考一百倍。很多人以為武舉就是上臺比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
無論何時,當將軍的比的都不是武藝而是頭腦。
武舉考的重點是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和策論,說白了就是軍事論文。
這對一群粗人出身的武官來說,你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更加氣人的是,就算你費盡千辛萬苦考上了,人家還是不會重用你,因為你沒關(guān)系,你也不是世襲的將軍,氣人不?
9、官僚陋習(xí)
戚繼光為什么能組建戚家軍?因為戚繼光有一個好上司,這個上司就是胡宗憲。
搞笑的是,胡宗憲也有一個好上司,這個上司就是大奸臣嚴嵩。
盡管胡宗憲是抗倭的第一功臣,但嚴嵩倒臺后胡宗憲也受到了清算。
按理說戚繼光是胡宗憲的嫡系,胡宗憲倒臺了戚繼光也該跟著完蛋啊,但戚繼光另外又找了一個靠山,這個靠山就是張居正。
胡宗憲往京城送東西都是成筐成筐的送,而戚繼光超越了胡宗憲,都是成車成車的送。
在明朝當官,誰沒有點黑歷史呢?這并不奇怪,否則,你就當不了這個官。
盡管戚繼光嚴格遵守了明朝官場的潛規(guī)則,但戚家軍卻因為功勞太多、功勞太大而被明朝朝廷找一個理由給全殲了。
戚繼光的戚家軍就像二郞神楊戩的私人武裝一樣,他們都是一群游離在朝廷之外的軍事力量,朝廷始終對他們不放心。
朝廷滅了戚家軍,看似朝廷勝了,但卻也因此寒了所有軍官的心,這也是后來明朝軍隊不堪一擊的原則之一。
其實,這9點不僅僅是明朝軍隊的弊病,到了清朝,到了民國還是這樣子。只要帝制的性質(zhì)不變,正規(guī)軍的戰(zhàn)斗力不都是這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