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曾經(jīng)在人生的某個時刻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尤其在這個社交軟件盛行的時代,每天深夜,翻看微信里成千上百個名字,卻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人能夠陪自己聊幾句真心話,那樣的孤獨感真的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一直以來活得很失敗。
高考之前,周圍的人都在向我描述大學有多么美好,于是我便幻想著在大學里能夠找到真心朋友,我們一起談天說地,逛街觀影,時刻分享彼此的心事,就像影視作品里那種親密無間的閨蜜。
剛上大一,我就開始有意地拓展社交圈子,從室友到同年級的同學,再到學長學姐乃至其他學院的學生,只要有機會認識,我都會竭盡全力地與他們友好相處,試圖從中找到理想中的朋友。
可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大學里的人心要比中學復雜很多,同學們來自天南海北,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各不相同,要想找到一個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無異于海底撈針。
在歷經(jīng)種種失望之后,我開始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發(fā)展自己的興趣上,并且逐漸取得了一點成績。在這個過程中,我結(jié)識了一些和我有著共同愛好的人,我們一起討論文學和哲學,聆聽小眾而高雅的音樂,然而我們都知道,我們并非對方的真心朋友,不過只是茫茫人海里的同路人。
后來參加了工作,我漸漸發(fā)現(xiàn)“朋友”已經(jīng)變成“人脈”的代名詞,它讓人們表面上看起來無比親密,內(nèi)心卻異常疏遠。人與人因利益而相識,最終也因利益而斷去聯(lián)系,有些人甚至都算不上酒肉朋友,更不必談“真心”二字。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朋友可以稱得上“真心朋友”?在我看來,兩個人不論同性還是異性,不是因為利益而需要彼此,只是因為和對方相處起來很舒服;當其中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另一個人能夠毫無保留地伸出援手;哪怕彼此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guān)系,當其中一個人取得成就的時候,另一個人也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為對方感到高興;兩個人聊起天來可以毫無顧忌,如同家人一般視對方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其他人都不理解其中一個人的決定時,另一個人能夠在對方解釋之前明白其行為背后的邏輯,這樣的朋友,或許可以稱得上“真心朋友”。
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絕大多數(shù)人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夠遇到一個這樣的朋友,這種感情可遇而不可求,如同愛情一般需要冥冥之中的緣分。
李敖之子李戡曾經(jīng)在一次采訪中說過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用李敖自己的話來講,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有交到像自己這樣的朋友,特別是在中年以后。
在過去年輕的時候,有那些偉大的老師陪著他,比如胡適、殷海光、姚從吾,這些老師不論在思想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能夠給他一些比較直接的指導,但是在這些老師離開之后,李敖就完全獨來獨往。他遇不到那種在他眼里能夠跟他有深入交流,從而與他達成共識的人,所以在交友方面,他始終有一種孤寂感。
這讓我不禁想起老舍的短篇小說《斷魂槍》,“神槍沙子龍”的大伙計王三勝在土地廟拉開場子,當著眾人的面,練了一趟出神入化的刀法,可是周圍只稀稀地扔下幾個銅錢,他等著,地上仍舊是那幾個亮而削薄的銅錢,外層的人偷偷散去,他咽了口氣,低聲說道:“沒人懂。”
沒人懂,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沒人懂我們追求的東西究竟是什么,沒人懂我們?yōu)槭裁匆@樣做而不是那樣做,沒人懂我們其實是這樣的人而不是旁人眼中的那種人,沒人懂我們付出真心是因為情之所至而并非看不透對方的伎倆。
也許我們很早之前就該意識到,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終究是孤獨的。文藝作品中表現(xiàn)的莫逆之交,很多時候只是為了滿足創(chuàng)作的需要,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能夠覓得一個真心朋友實屬幸運,如果始終都沒有遇到,也不過是人生的一種常態(tài),不必因此過于焦慮甚至對自我產(chǎn)生懷疑。
其實我們不妨換一種思路,試著與孤獨和平相處。愜意的午后,和朋友一起喝下午茶是一種放松,獨自一人拿起書籍靠在沙發(fā)上閱讀,也是一種放松,而且得到的快樂未嘗不比前者要少。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讀書也是交友的一種方式。當我們閱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我們與作者會在心靈上產(chǎn)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共鳴,雖然彼此遠隔萬里甚至處于不同的時代,但是在思想上,我們和作者是可以緊密相連的。每一次閱讀,我們都仿佛與作者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談,我們從作者的話語中吸取養(yǎng)分,進而對周圍的事物產(chǎn)生新的思考。這樣的過程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友本質(zhì)上并無不同,甚至比后者更為高效。
也許有人會說,雖然大量的閱讀會給我?guī)砭裆系奈拷?,但是我仍然憧憬著能夠在塵世中找到幾個推心置腹的朋友,那樣的快樂才讓我覺得更為真切。如果你恰巧屬于這一類人群,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以下幾種方法,應(yīng)該能夠幫助你增加覓得真心朋友的幾率:
第一,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我。不得不承認,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和與自己在某些方面平起平坐甚至高于自己的人交朋友,努力提升自我,才能讓你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第二,走出房間,積極社交。面對大量工作和學習上的壓力,很多人一到周末便宅在家里,這無疑是放松自我的一種方式,但是唯有走出房間,到外面接觸更為廣闊的世界,你才能打開自己的社交圈子,從而找到可以長久交往的朋友。
第三,不為自己的交際圈設(shè)定界限。有人可能覺得,我是一名學生,那我就只和正在讀書的人交往,我平時忙于工作,那我就只和同行溝通。這樣的想法會導致你的交際圈越來越狹窄,試著與其他行業(yè)的人聊一聊,也許你會得到新的收獲。
第四,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好,結(jié)識具有共同追求的人。多去嘗試相對新鮮的事物,并且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在這樣的過程中,你會認識一些與你性格相似甚至有著共同追求的人。圍繞這些內(nèi)容,你們將會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沒準聊著聊著便會成為朋友。
第五,盡量降低對朋友的期待值。對自己要求過高的人,往往容易在不經(jīng)意間對朋友產(chǎn)生過高的期待,這樣會使你經(jīng)常性地感到失望和痛苦,有時還會因此徹底否定對方。不妨把對朋友的期待值降低一些,這樣對方只要做得比你預想中稍微好一點,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感到一種驚喜與滿足,你們的交往便更容易繼續(xù)下去。
第六,以誠待人,不以惡意揣測他人。一定程度的設(shè)防有利于避免自己受到傷害,但是過于設(shè)防有時會引導你把善意臆想成惡意。比如有的人天生大大咧咧,說話不太經(jīng)過大腦,但是如果你總在心里琢磨,對方的某句話到底有沒有弦外之音,甚至因此得出某些莫須有的結(jié)論,那么你們的關(guān)系遲早會走到盡頭。只有在友情中投入必要的誠意,才會得到對方同等甚至更多的信任。
第七,經(jīng)常溝通,遇到矛盾及時化解。友情和愛情一樣,需要我們?nèi)粘5木S護。如果兩個人長時間缺少溝通,再近的關(guān)系也難免日漸疏遠。與此同時,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矛盾,最不可取的處理方式便是把不滿堆積在心里,直到有天實在忍受不了才一股腦兒地發(fā)泄出來,而這樣的爆發(fā)勢必會瞬間導致關(guān)系的破裂。在我看來,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向?qū)Ψ叫钠綒夂偷乇砻髯约旱南敕?,才能夠使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第八,在交往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我。有些人為了維持一段友情,在交往的過程中一味遷就對方,甚至刻意討好對方,為此不惜丟掉自己的尊嚴。這樣的關(guān)系從本質(zhì)上來看是不對等的,雖然一方付出了真心,但是另一方完全將這份真心踐踏在腳下,很難稱其為真正的朋友。一個人,只有始終保持自己人格上的獨立,才能夠得到對方足夠的尊重,進而收獲一份穩(wěn)定而不失衡的友情。
如果你嘗試了以上八種方法,仍然無法找到自己內(nèi)心深處所定義的那種真心朋友,請不要因此感到沮喪。
做好自己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對生活懷有一種樂觀的熱忱,當你的內(nèi)心足夠充實,所謂的孤獨與寂寞,只會是偶爾一閃而過的念頭,并不會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困擾。
每個人都需要首先和自己成為朋友,才能夠在內(nèi)心深處真正容納另一個人。努力經(jīng)營好自己,其他的事情,索性就交給緣分來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