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臨床案例】劉志龍教授:《傷寒論》中的瀉心湯們


醫(yī)案舉例

1、上吐下瀉案(閆云科醫(yī)案)


閆某,女,30歲,教師。

泄瀉五日,日三四行,無膿血,亦無里急后重,消炎藥連服四日,瀉仍不止,遂來求診。

刻下飲食不思,惡心嘔吐,脘腹脹滿不適,腸鳴轆轆,口干,口苦,不思飲。


舌苔黃膩,脈沉細弱。

診腹,心下痞滿,臍周無壓痛。

觀其脈癥,此脾胃虛弱,升降失調之痞證也。

蓋中土虛衰則水濕失運,脾胃損傷則升降障礙。

熱籠于上而嘔惡,寒積下下而泄瀉。


至于治法則以補脾胃、通痞結為其首要,然止吐瀉、調寒熱、補中啟痞之方,莫過于半夏瀉心湯者。


擬:

  半夏10g,黃芩6g,黃連4.5g,

黨參10g,甘草10g,干姜6g,

3劑。


二診1劑泄瀉止,3劑后心下舒適,黃膩舌苔退化。

惟納谷仍差,改投理中湯加黃連、焦三仙治之。


不寐案(李克紹醫(yī)案)


李某,女性,年約六旬。


1970年春,失眠癥復發(fā),醫(yī)治不愈,日漸嚴重,竟至煩躁不食,晝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藥片,才能勉強略睡一時。


當時我院在曲阜開門辦學,應邀往診。

按其脈澀而不流利,舌苔黃厚黏膩,顯系內蘊濕熱。

因問其胃脘滿悶否?答曰,非常滿悶。

并云大便數日未行,腹部并無脹痛。我認為,這就是“胃不和則臥不安”。要使安眠,先要和胃。


處方:半夏滿心湯原方加枳實。


傍晚服下,當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滿悶煩躁都大見好轉。

接著又服了幾劑,終至食欲恢復,大便暢行,一切基本正常


大黃黃連瀉心湯

醫(yī)案舉例

1.脫發(fā)案(劉渡舟醫(yī)案)


1985年曾治一男性患者,

一年前出現零星脫發(fā),多次服用首烏片等養(yǎng)血之品無效,

近來病情加重,每日起床后,枕上脫發(fā)基多,心煩特甚,心情急躁易怒,口渴舌紅,脈數而有力。


劉老診為心火內盛,遂處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9g,黃連9g,黃芩98,

連服9劑而告愈。


2.熱痞案(劉渡舟醫(yī)案)

王某,女,42歲,1994年3月28日初診。

心下痞滿,按之不痛,不欲飲食,小便短赤,大便偏干,心煩,口干,頭暈耳鳴。西醫(yī)診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其舌質紅,苔白滑,脈來沉弦小數。


此乃無形邪熱痞于心下之證,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以泄熱消痞。


   大黃3g,黃連10g,沸水浸泡片刻,去滓而飲。


  服3劑后,則心下痞滿諸癥霍然而愈。


附子瀉心湯

醫(yī)案舉例

1.上熱下寒案(劉渡舟醫(yī)案)


韓某,男,28歲。

患背熱如焚,上身多汗,齒衄,煩躁不安。

但自小腹以下發(fā)涼,如浴水中,陰縮囊抽,大便溏薄,尿急尿頻,每周夢遺兩到三次。

在當地易數醫(yī)治療無效,專程來京請余診治。

視其舌質偏紅,舌苔根部白膩,切其脈滑而緩。此上熱下寒之證,治當清上溫下。

然觀病人所服之方,率皆補腎固澀之品,故難取效,處與附子瀉心湯


   黃芩6g,黃連6g,大黃3g (沸水浸泡10分鐘去渣),炮附子12g  (文火煎40分鐘,然后兌“三黃”藥湯,加溫后合服)。

   服3劑,大便即已成形,背熱減輕,汗出止,小腹轉暖,陰囊上抽消失。

又續(xù)服3劑而病愈。


2.頭痛案(閆云科醫(yī)案)


2007年春某日,徐醫(yī)生從五寨縣來電云,其表姐夫某,56歲,原平市鼓風機廠職工。

6年前病腦梗塞,左側肢體偏廢,中西醫(yī)治療,癥漸改善。

然禍不單行,前年遭車禍,腦挫裂傷,先后兩次開顱,之后出現抽風。


經腦電圖檢査:異常腦電圖。

印象:外傷性癲癇。


3年中卡馬西平、苯妥英鈉按時按量服用,然病癥仍頻頻發(fā)生。

發(fā)病前必耳鳴,如鐘聲滴答不停,隨之口眼痙攣,牙關緊閉,四肢搐搦,昏仆倒地,不省人事。

3至10天一發(fā),一次五六分鐘。

醒后神疲乏力,如癡如呆。素日多痰,咳吐不爽。

納食一般,口干不思飲;大便稀溏,日數行,便前腹不痛。腹背畏寒,手足不溫,喜厚衣被。

頭時脹痛,尤以炎日下明顯,畏熱心煩。

形體瘦削,蓬鬢垢耳,語無倫次,事多遺忘。

舌質蒼老,色淡,苔薄白少津。脈象沉細,腹無壓痛。


聞其所述,疑癇由痰癖所致。

以車禍撞擊,復再一再二手術頭顱,焉有不留淤之理。

大便稀溏,喉中多痰,系脾不化津,為濕為痰之證。

痰瘀相合,狼狽為奸,蒙障神明,是以癲為癇也。

治當逐瘀祛痰,以清君側。囑先服桃仁承氣湯加減:


桃仁15g,桂枝10g,大黃6g,

甘草6g,半夏15g,茯苓15g。

 

七日后電話告知,服藥6劑,癇未犯,而頭痛、畏寒益甚,痰涎愈多。


竊思,證呈寒熱錯雜,處方亦辛苦并用,何以諸癥反甚?

虛實不易辨,寒熱實難別。

再三度測,雖有內熱,熱在上焦,然其勢不盛,宜清不宜瀉;腹背畏寒,大便稀溏,屬中下焦虛寒,寒勢較盛,陽氣不足。


桂枝辛溫,溫經有余,溫補元陽遠不及附子。

且煎煮大黃則無輕清之氣,盡呈攻瀉之用,致上熱者不清,下寒者更寒,陽虛者愈虛,是以諸癥益甚也。

與半夏瀉心湯證之上熱下寒不盡相同,彼中虛而陽不虛也。

故當溫陽為首要,清熱居其次。痰瘀之治姑且一置。


建議服附子瀉心湯:


原方:

附子15g(煎30分),大黃6g,

黃芩3g,黃連3g(沸水浸10分)。

 

二液混合,分3次服,3劑。


后,徐醫(yī)生來忻,言附子瀉心湯共服8劑,頭痛、癲癇月余未犯,腹背畏寒不再,痰濁減少,可幫家人點鈔、算賬云云。

附記:后患者因陽痿求治于某醫(yī),藥后癇風復起。

系藥物誘發(fā)或另有他因?不得而知。


生姜瀉心湯

醫(yī)案舉例

1.傷食案(閆云科醫(yī)案)


任某,男,49歲,干部。

恣食肥甘,貪美酒,飲輒醉。年逾不感,腰圓發(fā)福。

前年單位組織體檢,發(fā)現脂肪肝、高血脂、高膽固醇。然不以為戒,飲食如故。

近因公務下鄉(xiāng),盡享美酒肥肉。

當晚惡心嘔吐,腸鳴腹痛,如廁甚密


次日,嘔吐止,仍惡心噯腐,泄瀉五六次,且后重不已,服氧氟沙星、藿香正氣膠囊無寸效。

于2006年元月11日返市求診。


望其面色淡黃,形豐體腴,謝頂處如光如蠟,舌苔白膩。

詢知腹痛已輕,不茶不飯,見肉欲吐,大便呈水樣狀,身不熱,亦不畏寒。

診其脈,沉滑略數,右關尤其,觸其腹,心下痞,臍周松軟無壓痛。

 

脈癥相參,此傷食也。


蓋脾胃者,倉廩之官也;主納主運,積則無所容納,滯則難以轉輸,故見吐瀉逆亂之癥。

宿食之治,方法種種,本案既非可吐之瓜蒂散證,亦非可下之承氣湯證,當屬調和脾胃,恢復升降之生姜瀉心湯證


生姜12g,干姜3g,黃連3g,

黃芩10g,黨參10g,茯苓15g,

紅棗12枚,2劑。

 

元月16日二診:藥后泄瀉止,饑而思食,諸癥皆失。


因昨又飲酒,致胃復痛,瀉復作,日三行,噯氣頻頻,夜間腹脹,矢氣多,舌苔白膩,脈象沉滑。

此若干戈方息,復尋釁斗毆,沉迷不悟,自討苦吃也。

長此以往,焉能河清海晏?酒德不高之人余向不敬,然醫(yī)為仁術,仍耐心以教,擬原方加厚樸10g,3劑。


2.腹瀉案(胡希恕醫(yī)案)


彭某,女,30歲,1965年8月26日初診。

因吃葡萄而患腹瀉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樣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飲,心下痞滿,納差,噯氣,腹時脹滿而腸鳴轆轆,四肢乏力,苔白膩,脈弦滑。

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陽不運,水飲內作,因見腸鳴下利、噯氣、納差等癥。

與生姜瀉心湯:


生姜12g,干姜3g,炙甘草10g,

黨參10g,半夏12g,黃芩10g,

黃連108,大棗4枚。


服1劑,腹瀉、腹痛止。3劑病愈。


甘草瀉心湯

醫(yī)案舉例

1.手足口病案(唐醫(yī)易醫(yī)案)

龍某,男,2006年1月生。

2011年5月27日就診,家長代訴:周二起手足口病,目前咳嗽有痰,口腔潰瘍,舌糜,唇口起泡潰瘍,手掌起泡,2至3天未有大便,發(fā)燒37.5℃~38.8℃。脈浮弦滑細,一息六至。

 

炙甘草20g,黃連5g,黃芩5g,

干姜5g,黨參6g,姜半夏5g,

桔梗6g,3劑。

 

2011年5月29日復診,前藥后癥狀大為減輕,手掌的皰疹已經痊愈,口唇也好了不少,大便也有了,目前咳嗽有痰,有噴嚏有涕,舌色正常,看到多處潰瘍,舌苔白厚膩。

指紋色淡紫,脈浮弦滑,一息六至。


炙甘草20g,黃連5g,黃芩5g,

干姜5g,黨參6g,姜半夏5g,

桔梗6g,6劑。


2011年6月5日家長訴:前藥后手足口病徹底痊愈。


2.陰道瘙癢案(黎崇裕醫(yī)案)


女,27歲,2012年10月3日就診,產后1年半,孕前曾有一次人流史,現反復外陰瘙癢。脈細。


甘草12g,黃芩10g,黨參10g,

干姜10g,黃連3g,小紅棗4枚,

姜半夏12g,丹皮10g,桃仁10g,

桂枝10g,茯苓10g,白芍108,

赤石脂10g,天花粉10g,烏梅3枚,

1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名家醫(yī)案
[轉載]半夏瀉心湯幾則醫(yī)案
胃脹,胃痛,胃炎,熱結心下——大黃瀉心湯
名醫(yī)經方之生姜瀉心湯證
金匱要略70:吳茱萸湯、桔皮生姜湯、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黃芩加半夏瀉心湯、小半夏湯。
半夏瀉心湯經典醫(yī)案、方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