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語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各個器官也在老化,很多人也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產生了焦慮不安等情緒,為此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在我國一直盛行。在父母看來,自己年輕的時候養(yǎng)了兒子,到老了兒子就有義務來照顧自己的晚年。
年輕時,我們靠父母解決了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問題,甚至有些人常年靠父母,成為了啃老族,等到老了就把照顧自己的責任推給了兒子,甚至有些人還依靠跟自己相處多年的老伴,這一輩子下來什么責任都推給別人,自己落得個輕松。
過分的依靠別人,只會給別人帶來負擔,要是別人承擔不起,最后吃苦的還是自己。所以不論什么事,靠別人是沒用的,最后也只有靠自己才靠譜。當你老了,孩子根本沒有能力養(yǎng)活你,或許老伴的身體也大不如前,連自己都照顧不了,你要靠什么呢?
靠自己才是根本的立足之道,失敗的人靠老伴兒女,而聰明的人靠這些東西:
1、金錢
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那是絕對不行的,人這輩子除了身體健康以外,跟錢財也有著很大聯(lián)系,而健康有的時候也是用錢買來的,所以有錢的人才更有底氣,沒錢沒了底氣,或許連尊重也沒有了。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個想法太現(xiàn)實了,其實事實就是如此。奮斗了一輩子,如果沒經濟的支持,沒有物質上的錢財,確實做什么事都沒底氣,經濟就是一個家庭的基礎,要是你承擔不起家里的開銷,那么家里的人也會不安。
這就好比蓋房子,上層的建筑主要是由基礎來決定的,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的話,隨時都有可能會倒塌,而一個家庭也是靠經濟來支撐的,要是在經濟上缺乏,整個家庭都會陷入困境,當一個人連自己也無法養(yǎng)活的時候,又拿什么來照顧你呢?
在錢財面前,任何人是經不起試探的,就連自己的親人也是如此,生活中有多少兄弟、父子之間因為錢而發(fā)生矛盾,甚至老死不相往來,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人老了一定要抓住物質基礎,給自己留點棺材本,這樣才能避免受到傷害。
2、心態(tài)
心態(tài)直接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活,如果心態(tài)好的話,生活的水平也會提高,身體也會更加健康,要是整天愁眉苦臉的,也會給別人帶來負面情緒,自己對生活也沒有快樂沒有希望,這樣的日子根本不可能長久下去。
如果心態(tài)好的話,在面對壓力的時候也不會退縮,會努力地為自己尋找機會,哪怕最后的結果不盡人意,也可以坦然地去面對,不至于讓自己的生活受影響,也不會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畢竟心態(tài)不好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所謂笑一笑十年少也是有道理的。
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是保證晚年生活質量的重要條件,即使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也應該看開點,畢竟也經歷了大半輩子,對什么事情也都見識過,要是在這個時候仍然患得患失的,生活肯定會不如意,要是再因此患上某種疾病,那無疑就是雪上加霜。
有句俗話說得很現(xiàn)實,貧窮和富貴間也只是隔了一張病床的距離,本來生活可以過得很容易,但就是因為身體患上了某種疾病,而讓整個家庭的經濟受到影響,也給家人產生了巨大壓力,同時也讓自己承受好多痛苦,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以為自己為家庭減輕很多負擔。
雖然錢財可以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做任何事情也更有底氣,但心理方面的問題還是要靠自己,如果自己整天因為某些事情想不開,誰也幫不了你,所謂的窮開心,富苦惱雖然不多見,但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對于老年人來說,沒有什么比身體健康更為重要,這也是為家庭做出的安穩(wěn)貢獻,如果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這樣的生活就太被動了,一旦對方做出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心里就會大受影響,身體的健康也無法保障。
后記
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擁有健康身體,抓住了錢財,自己才更有底氣,只要牢牢的抓住這兩點,晚年的生活才會更加舒適,人一旦沒有了健康,擁有的再多也無濟于事,所以老年人應該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不過不該吃的堅決不能吃,否則也會使健康受到影響。
作者|李庸子編輯|李庸子圖片|來源網絡參考資料|Behavioral & brain sciences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