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多久會發(fā)展到尿毒癥?不少腎友既抱著擔心又好奇的心態(tài),非常關心這個問題。但實際上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原因只有一點:腎病是不斷發(fā)展的,雖然可以評估腎功能的情況,但不能預判結局。那很多人說腎病的最終結果不就是尿毒癥嗎?這句話沒錯,但回歸到每位患者身上,病情千差萬別,結果不一定都是尿毒癥。
有些腎友就診時剛剛發(fā)現(xiàn)病情,腎臟僅有輕微炎癥,沒有發(fā)生腎功能不全,預后一般都良好;還有部分腎友已發(fā)生了腎功能不全,伴有高血壓、尿蛋白等癥狀,但腎小球濾過率還不是很低,仍然可以控制病情的穩(wěn)定;那么也有部分患者,本身病理類型較重,存在嚴重的基礎表,腎功能進展比較快,腎衰竭風險很高或已經(jīng)腎衰竭。預后結果也一目了然。
但不論處于哪個階段或時期,治療目的是一致的,延緩腎功能的發(fā)展。相比于擔心尿毒癥,更重要是及時控制一些加速腎功能惡化的因素。
不注意這5方面的人,更易發(fā)生尿毒癥!
一、尿蛋白控制的程度
蛋白尿水平的高低是影響腎功能的獨立危險因素。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水腫、潛血、高血壓等并發(fā)癥,只有尿蛋白也會有腎衰竭的風險。尿蛋白程度越嚴重,腎衰竭的風險越高。
因此腎友們既要控制住尿蛋白升高的速度,也要減輕尿蛋白水平。進而降低尿蛋白到對整體腎功能的影響。
初始的尿蛋白水平與腎功能的好壞關系更為直接,因此尿蛋白越早發(fā)現(xiàn),治療對病情恢復更有益。
降低尿蛋白水平,主要是對腎臟內存在的炎癥反應進行抑制,以減輕腎小球基底膜的損害,適當配合中醫(yī)藥進行免疫調理,保證腎臟功能的穩(wěn)定,進而維持尿蛋白處于較低水平。
二、血壓、血脂等水平
血壓、血脂等指標控制的好壞,主要會影響到全身血液流通的情況,進而影響到腎臟內一個血流供應。豐富的血流量是腎臟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而如果血壓高、血脂高則會造成血液流通減緩。
有些腎友雖然腎功能受損了,但血壓、血脂等指標控制的比較好,腎功能惡化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但有些腎友雖然腎臟受損比較輕,但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病,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反而腎衰竭風險較大。腎友們一定不要忽視這一點。
三、發(fā)病時腎功能水平
這也是影響尿毒癥快慢很重要的一個點。如果發(fā)現(xiàn)腎病時處于早期,也沒有尿蛋白、水腫的癥狀,僅有稍微不舒服、潛血等,治療是很容易的,基本沒有尿毒癥的可能。但如果等到腎功能不全后才發(fā)現(xiàn)腎病,錯過了最佳治愈時機,主要是維持治療,腎衰竭風險相比早期肯定要大。
雖然有些腎友可能輸在了起跑線上,但也不代表結果一到很糟糕。重要的是在后續(xù)治療過程中,腎功能的一個發(fā)展速度,必要要警惕。
四、貧血、電解質等并發(fā)癥
慢性腎病病程長、周期長,如果控制穩(wěn)定還可以。如果出現(xiàn)反復波動等情況,可能就會導致一些嚴重并發(fā)癥,比如貧血、電解質紊亂、心血管疾病等等,加速腎衰竭的進展。而這些并發(fā)癥本身比腎病對身體的危害更大,也會加劇病情的變化。
五、日常生活治療
腎病的治療不單單是吃藥就可以,要長久維持病情穩(wěn)定,還需要注意各方面影響因素,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比如飲食主要注意清淡,低蛋白、低鹽、低脂等,還有不要過度勞累、預防感染、定期復查等等每個方面都該重視。而往往只重視用藥、關注指標下降,而不在意生活的腎友,反而病情極易復發(fā),預后較差。
如果五個方面都能維持的還不錯,腎病到尿毒癥的距離也可能很遠。當然這些都對于病情相對較輕的患者來說是比較容易控制的,而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明顯肌酐升高的、并發(fā)癥的腎友,仍需要合理積極的治療方案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