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俗語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原因是俗語非常富含哲理。由于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概括,所以使得它能使用在很多地方。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中屬于非常多見的語言,有些更是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的'大道理’。俗語能夠口口流傳至今莫過于'話糙理不糙’,而且俗語的趣味性也是十足。生活中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句“合嘴彎弓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
古代勞動人民
老話常說“相益則聚,相損則疏”,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少不了一同共事,兩者若是相互幫助和同舟共濟,那將會是一生的摯友親朋。那么辨人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正所謂'閱人無數(shù),不如閱人有術(shù)’,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能夠甄別好壞,將會使得人生少有很多彎路。畢竟老話常說“得益友勝百人”。
良師益友
嘴巴在五官里面除了咀嚼東西之外,還可以為人們增添一些美感,比如古代時候經(jīng)常用'櫻桃小嘴’來體現(xiàn)一個人的外在美。'合嘴’就是嘴巴閉起來的意思,'彎弓’指的是嘴巴閉起之后如同彎弓的形狀,通俗一點說就是'苦瓜臉’的樣子。古人覺得合嘴弓之人對于生活多半比較悲觀,我們都知道老話常說“笑一笑,十年少”,人生在世其實心態(tài)是很重要的,畢竟人們常說“心態(tài)決定一切”。尤其是面對逆境的時候,心態(tài)樂觀和心態(tài)悲觀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這是因為樂觀的心態(tài)能夠戰(zhàn)勝強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樂觀的心態(tài)也有助于身心健康。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古人就覺得應(yīng)該把寶貴的時間留給情投意合的人。
樂觀心態(tài)
古人認為外在形象能夠看出來很多特征,例如外表看起來非常和善,那么多半是有愛心的人。'兩腮’其實就是臉頰的意思,兩腮無肉就非常好理解了,指的就是臉頰比較尖而且沒有太多的肉,放到現(xiàn)如今來說就是'錐子臉’的形狀。古人不愿接近這樣相貌的人跟古代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貧富差距比較大,那個時代身材纖細和臉頰無肉通常是十分貧苦之人,這是因為常年忙于田地間的人很難圓潤起來。古人眼中這類人很容易拖累自己。
臉頰無肉
'大彎腰’指的就是水蛇腰的意思,古人不愿接近這類人與古代的審美觀念有很大的關(guān)系。由于古代人思想比較保守,那么水蛇腰無疑就成為了“姿勢不正”的象征,我們都知道古代對于女子的約束比較多,例如三寸金蓮和三從四德,所以那些走起路來左右搖擺的人就顯不受世人待見了。而且古人覺得那樣的身形容易招蜂引蝶和桃花是非多,另外則是那樣的身形也是不符合古人的審美觀念。
女子
總結(jié);“彎弓合嘴不可交,兩腮無肉大彎腰”,個人覺得這句話有失偏頗,因為人的外在特征并不能說明一切,畢竟老話常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當(dāng)我們研讀俗語老話的時候,對于古人留下來的智慧我們應(yīng)當(dāng)借鑒,但是,對于糟粕的地方就需要摒棄掉了。而且通過特征和肢體來判斷一個人會顯得不夠嚴謹,因為每個人的特征并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這里也希望大家任何時候不要以貌取人,因為打開胸懷能夠認識到更多的朋友。同時也希望大家能成為積極樂觀的人,因為樂觀的心態(tài)有利于身心健康。對于這句老話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