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不是有這樣一種人,每次和他溝通,看他說了半天,卻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么、想表達什么,說的人著急,聽的人也受累。
或許此時的你,明明感覺每天事情都很多,一天天忙的焦頭爛額,然而仔細清點本周做的事情,卻發(fā)現(xiàn)好像自己也沒做什么。
其實無論是溝通還是工作上的這種煩惱,主要來源于不會邏輯表達。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好的邏輯能力,也是一個人的無形財富。
今天給你帶來的這本《金字塔原理》,就是教你如何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中,都適用,快一起來看看吧——
無論是寶媽傅首爾,還是法學博士詹青云、大學講師陳銘,他們的每一場辯論,都像是「神仙打架」,雖然各持不同的觀點,但感覺他們說的都有理有據(jù),都能說服我。
就是在這種反復的建立、推翻、再建立的過程中,讓屏幕前的我們,不禁發(fā)出了感嘆:會說話,有邏輯,真好!
畢竟誰都想在生活、工作中,能夠做到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的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金字塔原理》這本書,就為我們介紹了一種能清晰展現(xiàn)思維邏輯的經(jīng)典方法。
作者巴巴拉明托是麥肯錫的第一位女性咨詢顧問,書中講述了如何運用金字塔原理,做一個表達、思考、解決都有邏輯的人。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
簡單來說,無論是寫作、思考、表達,還是解決問題,都像金字塔一樣,在一開始明確說出自己的觀點和要求,然后用理由,論據(jù),數(shù)據(jù)來支撐,最后總結(jié)。
先從金字塔頂端的一個核心觀點開始,自上而下的先表達一個清晰的結(jié)論;
后從左往右排列一個順序,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把你的內(nèi)容一層一層呈現(xiàn)給別人。
這樣的表述不僅能讓你的思路清晰,同時能讓別人更好的理解你的內(nèi)容。
接下來,就來詳細的為你解讀3個邏輯小技巧。
首先是表達邏輯,自上而下結(jié)論先行:
就是在表達過程中先將自己的論點拋出來,然后再把理由一層一層的展開。
其實這種表達方式,我們從小就學過,就是語文老師教給我們的,寫作文時用到「總一分一總」結(jié)構(gòu):
先提出一個觀點,然后再通過1個或多個案例來進行分析,最后又回到主題。
如果我們思路不清晰的情況下,沒有事先把結(jié)論拋出來,可能就會導致我們表達的意思,和聽眾理解的產(chǎn)生偏差。
這里有個很有意思的對話故事,給你分享一下。
一個人請朋友們聚餐吃飯,到用餐時間了,還有一部分人沒有來。主人忍不住說:「該來的還沒有來!」
此時,有一部分到了的客人聽到,心里想:「那我是不是屬于不該來的一部分?」便紛紛起身離席。
即使主人干般挽留,客人還是走了,于是主人又忍不住感嘆道:「不該走的又走了!」
剩下的客人又心想:「那我是不是該走的這部分呢?」,于是也走了。
雖然這是一個笑話,但是我們也能從這個故事中了解到,與人溝通時一定要注重表達邏輯,搞清楚我到底想說什么。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其實只是想表達,有部分客人還沒有來,但是因為沒有提前梳理表達邏輯,說出來的意思就完全變了,就導致客人理解的信息,也產(chǎn)生了嚴重的偏離。
其實主人只用簡單一句話,就可以很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還有一些客人沒有到,我們再等等他們?!?/strong>
其次是思維邏輯,把結(jié)論的理由從左往右排列一個重要順序:
依次把內(nèi)容一層一層呈現(xiàn)給別人。也就是把你第一步拋出來的結(jié)論,給出第1點,第2點,第3點的理由。
其實我們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當你向領(lǐng)導匯報這周的工作情況時,你就可以按照這個從左往右的重要順序,進行表述。
比如:
根據(jù)上周的計劃完成1,2,3,到今天為止已經(jīng)完成了1和2,3預(yù)計接下來的2天內(nèi)完成,其中——
任務(wù)1達到了什么結(jié)果,有哪些不足,需要哪些支持或幫助,如何改進;
任務(wù)2達到了什么結(jié)果,有哪些不足,需要哪些支持或幫助,如何改進;
任務(wù)3,目前的進度如何。
這種表達就可以讓我們做每件事之前,都要經(jīng)過合理思考,按照先重要后次要順序排列,才能做到表述井井有序,也能讓別人很輕松地理解我們這個結(jié)論的原因。
但要注意的是,在表達的時候,最好要有具體、明確的數(shù)據(jù)事實支撐,而不是天馬行空地一味說大空話。
無論是匯報工作還是溝通中,按照這樣簡單的兩個小技巧,在表達和思維上多多練習,相信你的匯報和溝通也會越來越清晰明了。
講述完之后,萬一遇到對方的一些疑問,那接下來,就是如何能進一步深度思考,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里就為你介紹第三種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
遇到問題的時候,先要界定問題和分析問題,然后才能提出解決方案。
假想一下,此時老板拋給你一個問題,為了找到完美的答案,你肯定會去上網(wǎng)查詢,或者借鑒各種材料,但如果沒有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你很容易淹沒在信息和材料的海洋中。
尤其是當面臨更多同時出現(xiàn),需要解決的問題時,估計你更會感到頭皮發(fā)麻。
而解決問題的邏輯,就是用簡單的5個問題,幫我們搞定。這5個問題分別是:
a.問題是什么?
b.問題在哪里?
c.存在問題的原因?
d.我能做什么?
e.我應(yīng)該做什么?
這五個問題中,a和b是界定問題范疇,c是分析問題的結(jié)構(gòu),d和e是尋找解決方案的范疇。
把這5個問題搞清楚了,相信你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至少沒有頭緒的時候,可以從這幾個問題出發(fā),或許也會對你有所啟發(fā)呢。
因此不管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只要我們需要溝通和思考問題,我們都會從金字塔原理中受益。
如果我們與人溝通時,可以用到這本書所教授技巧的其中一個,可能會讓我們的表達更清楚,也能夠更有效率的達到我們想要效果。
當然,光學會也不夠,需要多加操練和應(yīng)用。平時和朋友聊天講故事、開會提問講PPT,都是反復操練的機會。
好了,關(guān)于這本書,就為你介紹到這里了。關(guān)于邏輯表達,你還有什么好的想法,可以評論區(qū)聊一聊~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