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一個小偷偷到了一個玉枕,高興得拿到當鋪典當,典當行老板一看忙熱情地招呼著,暗地里卻悄聲對伙計說道:“趕快去報官?!?/span>
說罷,這個掌柜拉著這個小偷深入地交談,不著痕跡地拖延時間,直到官差來了,掌柜才松了一口氣。
經(jīng)過官差調(diào)查,這個小偷供出了此玉枕是從高僧辯機和尚處偷來的。
官差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和尚怎么可能會有皇家的用物,于是又展開更全面的調(diào)查。
這一查,就查出了大事。原來辯機和尚擁有的這個玉枕,是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出嫁時候的嫁妝。
辯機聲稱是高陽送給他的。然而枕頭屬于私密物品,一般不會送給外人,更何況男女有別。
之后所有的調(diào)查都指向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有私情,李世民十分憤怒,下令腰斬了辯機和尚。
高陽公主悲痛萬分,與李世民大鬧了一場,自此兩人有了嫌隙。
經(jīng)過這件事,高陽沒有感到一絲悔意,也沒有想過改正自己,反而又找了更多的“辯機”,每一個都是世外之人。
說起高陽公主,也是一個能作死的主兒,公開與和尚、道士歡好不算,還聯(lián)合皇親貴族準備謀反。
公元652年,高陽公主為了得到房家的爵位家產(chǎn),不斷慫恿丈夫房遺愛與大哥房遺直爭奪。
屢屢無果,高陽公主竟然到當今圣上李治那里去告狀,說大哥房遺直非禮她。
看著華容失色、面色倉皇的高陽,李治震驚了,最近房家頻頻出事,他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很高興地站了出來,親自審理這個案子。
本來,這個案子不大,殺雞焉用長孫無忌這把牛刀,可既然長孫無忌開口了,也就只能由長孫無忌來審。
因此,長孫無忌審理這個案件后,案件的性質(zhì)就悄悄發(fā)生了變化。一個圍繞著房遺愛與高陽謀反的案件被長孫無忌一點點地制造出來。
房遺愛曾經(jīng)是魏王的忠實擁護者,后又娶了高陽,成為了駙馬,他弟弟還娶了荊王李景元的女兒。房遺愛的一些重量級好友曾經(jīng)都擁立過魏王。
這些人早已經(jīng)成為了長孫無忌的眼中釘,他一直想除之而后快,但是總是沒有機會。
不想這一次,高陽公主竟然為他制造了一個相當棒的機會,他要是抓不住,就不是長孫無忌了。
之后,長孫無忌利用這次事件,大力排除異己,只要是和他意見不合,不在同一陣營的,統(tǒng)統(tǒng)都被長孫無忌給處理了。
也是這一次之后,長孫無忌的權(quán)利達到了他人生的最高峰。高陽公主成了長孫無忌權(quán)利路上的犧牲品。
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高陽公主,一生充滿了負面色彩,好像她就是驕縱、不守婦道、貪財愚蠢的化身。
高陽和辯機的私會在《新唐書》中的記載來看,好像僧人和公主的私會很容易,但在《舊唐書》中,高陽與辯機的偷情顯得迷霧重重。并沒有高陽與李世民產(chǎn)生嫌隙的記載,反而還有父女間親密的談話記載。
并且辯機算是玄奘的得意弟子,一身佛法修為很精湛。更何況佛寺管理很嚴格,僧人是不可能隨意出入山門的。
想來,高陽雖然有點驕縱,但不至于壞到如此地步,只是《新唐書》正史定論,再加上人云亦云,塑造了這樣的一個高陽。
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