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wǎng)友說:我父母從小重男輕女,對待我弟弟巨好,對我,就像多余的一樣。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結(jié)婚了,父母想把家里的東西都留給兒子。
我感到很氣憤,同時也很難過,生前他們不怎么愛我,就連身后也不想給我留一點東西,面對這樣的父母,我是不是該明確告訴他們,要爭遺產(chǎn)呢?
我也很討厭重男輕女,在他們眼里,女人生下來都是錯誤,沒有男人的地位高,哪怕這個男的是白癡,是傻子,他們還捧在手心里當(dāng)寶貝一樣。
在新時代背景下,國家提倡男女平等,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給廣大女性提供了很多社會工作崗位,可以自力更生,可以自強不息,現(xiàn)在的女性已經(jīng)遠遠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但是偏遠地區(qū)的人們,可能還保持舊的思想和傳統(tǒng),你父母就是例子。
依我看,你什么都不用干,不爭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爭,是做一個表態(tài),并且還要盡量發(fā)憤圖強,一切能靠自己的就靠自己,別讓他們覺得,你有野心,想去搶他們本想留給兒子的東西。
什么叫遺產(chǎn)啊,是指身故之后留下的東西,如果父母覺得你有想法爭遺產(chǎn),他們肯定不會把自己的東西變成遺產(chǎn),而是會提前做出處置,比如房子,車,提前過戶給兒子,銀行存款,提前放在兒子名下。即便不提前做出處置,人家寫一份遺囑,并進行公證,你又能如何?
當(dāng)你什么都不做,他們以為你沒有任何想法,當(dāng)繼承真的開始,你作為法定繼承人本身就有法律規(guī)定的權(quán)利,即便是打官司你也不怕。
跟你講個故事啊,也不是故事,這是我家鄰居的事情。
我的前鄰居,男人兄弟三個,還有一個姐姐出嫁在本地別的村里。這個男人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這兩個弟弟都是光棍,沒結(jié)過婚。就他老婆孩子熱炕頭,過的挺好。
那時村里要搞土地增減掛鉤計劃,其實就是村集體賣出宅基地,換樓房。這男人的兩個弟弟都參與了,光棍一人也得過日子不是?
不過后來這事兒發(fā)展曲折,來來去去好幾年才把房子蓋起來,還沒等住呢,老二先去世了,緊接著老三也病入膏肓,這男人的老婆趕緊把老三接到家里來,不嫌臟不怕累的照顧,其實意思就是做給外人看看,他生病,我照顧了,那么他還未入住的房子,應(yīng)該就是我的了。
可人家大姐也不傻啊,人家也是有兒有女的,早有自己的孩子咨詢了律師,正大光明的上門要房子,死去的兄弟倆沒有父母,也沒有老婆孩子,那么兄弟姐妹就是法定繼承人了,當(dāng)然有他親姐姐的份兒。
所以,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兩人各自繼承了一套房屋。
這里說下《繼承法》法條:
第九條:繼承權(quán)男女平等
第十條: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十一條: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在這個案例中,因為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繼承人開始繼承。同時,你也會明白,女兒是法律規(guī)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之一,這是法律賦予的權(quán)利。
平心而論,父母如何處置他們的財產(chǎn)是他們的權(quán)利,但是我看不慣的是,父母為啥要看輕女兒?
所以,不爭,就是不讓他們看出你的二心,等著財產(chǎn)變遺產(chǎn),用法律來捍衛(wèi)你的權(quán)利,如果你過早的表示了要跟弟弟爭遺產(chǎn),那勢必會讓他們提前對財產(chǎn)進行處置,你反而沒有什么干涉的權(quán)利。
最后,你要明白一個道理:自己是自己成全的。
即使父母偏心,把財產(chǎn)給了兒子,也不要因此抱怨傷心,就此自暴自棄。
人生就像一趟列車,有多少父母因為疾病或者意外過早的下車,即使他們的孩子還沒有成年。能順利長大,并結(jié)婚成家,就已經(jīng)是人生幸事了。
別人不給你的,你要自己爭取,因為幸福美滿的人生,始終是要靠自己成全的,恰如電影《霸王別姬》里的這一段臺詞:
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