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凰郡主十七歲開始披甲上陣,十年來征戰(zhàn)無數(shù),在軍中威望日盛。
在南境可以說是一呼百應(yīng),手握十萬精兵,成了一方諸侯之勢。
這樣的勢力不管在哪里都是一顆耀眼的星星。
這樣的勢力不僅皇帝忌憚,各方勢力都想拉攏。
當(dāng)然最需要的還是太子和譽(yù)王,兄弟倆爭權(quán)奪勢多年,為的就是積蓄實力,登上帝王的寶座。
如今皇帝大張旗鼓給郡主選婿他們怎么會錯過如此機(jī)會。
在朝堂他們拉攏官員選擇人才,在后宮他們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譽(yù)王的生母是皇帝最寵信的越貴妃。
太子的養(yǎng)母是皇后言氏,二人在后宮的位置幾乎不相上下。
這次為了把霓凰郡主歸入她們的兒子們下不僅打起了歪主意。
霓凰郡主武功高強(qiáng)是瑯琊榜上的高手,動武怕是沒幾個是對手。
所以就有人找來了情思繞,這種迷情藥,當(dāng)年太皇太后用在了自己的女兒長公主身上,迫使她嫁給了謝玉。
這要是這要是用在郡主身上,郡主怕是這輩子都?xì)Я恕?/span>
巧在被靜嬪聽到,當(dāng)時和她在一起的惠妃都嚇傻了,但是她機(jī)智聰慧,拉著惠妃走了。
在后宮隱忍多年的敬嬪并沒有直接告訴皇后或者太后,而是告訴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蒞陽長公主。
敬嬪這樣做的原因二。
01
后宮向來人多眼雜,各方勢力混雜其中,每個人表面上看起來都規(guī)規(guī)矩矩,誰也不知道背后的主子究竟是誰。
所以生死面前,最最要的做法就是消息守住。哪怕是自己身邊最親信的人,有些事少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保險。
作為當(dāng)前爭權(quán)勢的太子和譽(yù)王來說越貴妃和皇后在后宮權(quán)勢滔天,手眼通天,隨便什么事情都逃不過她們的眼線。
況且也沒法確認(rèn)到底是誰要那情思繞的酒,貿(mào)然出手只會被殺人滅口。
所以她及時拉走了膽小的惠妃,還告訴她就當(dāng)是沒聽見。
回去以后她誰也沒有告訴,或許二十幾年來她已經(jīng)知道這宮中大概是沒幾人可以相信。
她的聰明之處就在此,她想了一個很折中的辦法。
連夜趕制了很多香囊拿去送給各宮的娘娘。
在太皇太后那里見到了長公主,給長公主香囊的時候暗示了她察看香囊。
長公主來了以后她才親口告訴了她實情。
那她為啥要選擇長公主。
02
人人都說長公主和謝侯爺鶼鰈情深,神仙眷侶,但是深宮里的這些老人大概都知道,事實上并不是那么回事。
當(dāng)時的太后長公主的母親給長公主喝了情思繞,被迷暈了的長公主,不得已成了簾子后面謝玉的老婆。
這是長公主這一生的心結(jié),也是她難以忘懷的恥辱。
長公主有自己喜歡的人,但是生在皇家,他們不過都是權(quán)利的犧牲品。
哪有什么兒女情長的自由,縱使王權(quán)富貴加身,卻也換不來一份純粹的真情。
時至今日傷痛一直在長公主的心里眼里,從未忘記。
所以在敬嬪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她很是冷漠。
但是當(dāng)知道有人又要用這個手段的時候她不淡定了。
不管是誰她都不希望這種悲劇重新上演,更何況這個人還是霓凰郡主。
她不站太子也不站譽(yù)王,被一杯酒困住了翅膀,一生困在侯府。
她善良,端莊,一個人咽下所有苦,但內(nèi)心澄澈,不喜權(quán)利爭斗。
又怎會親眼看著霓凰郡主以同樣的方式失去自己。
她本想親自告知郡主,無奈去穆王俯的時候郡主和小王爺都不在。
只好深夜告訴住在謝府雪廬里的梅長蘇。
03
敬嬪娘娘把這件事處理得好不留痕跡。
在梅長蘇的力挽狂瀾之下整件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決。
而長公主不會告訴任何人這件事其實是敬嬪告訴她的。
一旦宮里的兩位知道了,敬嬪怕是要遭殃了。
但是長公主無所謂她是公主,也是侯府夫人,不涉及朝政,也不參與后宮之爭,也算是個局外人。
后宮也沒人會對她發(fā)難。
當(dāng)然敬嬪做這件事也不是想要得到什么榮寵,只是想要保全霓凰郡主。
霓凰是她們看著長大的,手里握有云南十萬精兵,她的安危也關(guān)乎國家安定。
在宮中沒有榮寵明哲保身二十幾年,她也是熟稔宮中生存法則。
這是整部劇里面這是敬嬪第一次出手,不露聲色就解救了霓凰郡主。
可見她絕非池中之物,后來靖王的成功上位她也絕對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