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關(guān)姨女兒研究生畢業(yè)留在了英國,嫁給了洋人。她自己家底富足,退休后也去英國定居。別人看來,她風光無限,可她的日子有多苦,只有自己知道。
關(guān)姨的洋女婿,是她逼出來的。
這年頭,不逼一把,人人都想躺平。就連結(jié)婚這事,也是這樣,關(guān)姨就鼓勵女兒,大膽的逼婚。
其實,關(guān)姨也不是著急女兒嫁不出去。只是,當時英國縮緊了移民政策,女兒求職又接連碰壁,關(guān)姨也只能想到這個辦法。
關(guān)姨的女兒在出國留學前,認識了作為交換生來到中國的韋恩,兩個人墜入了愛河。
隨后,女兒跟韋恩一起回了英國,可女兒研究生都畢業(yè)了,韋恩卻遲遲沒有求婚的意向,關(guān)姨比女兒先按耐不住,她教女兒主動出擊。
天下的男生,對主動的女生大概都沒有抵抗力。韋恩被浪漫的求婚儀式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當場答應(yīng)。
很快,關(guān)姨的洋女婿計劃順利完成,女兒和韋恩領(lǐng)了證。
說實在的,雖說結(jié)婚是女兒能留在英國的唯一辦法,但攛掇女兒逼婚,主要還是關(guān)姨對這門婚事十分贊成。
因為關(guān)姨,是傳統(tǒng)婚姻的受害者,她的前夫是個十足的大男子主義。關(guān)姨年輕的時候才華橫溢,有藝術(shù)院校找上門,做藝考老師。
關(guān)姨自然是愿意的,可她前夫千般阻攔,覺得女人拋頭露面搞藝術(shù),是給家里丟人的事,好好在家相夫教子才是正道。
就因為這個導火索,導致了關(guān)姨在三十幾歲就婚姻破裂,從此只有女兒和她相依為命,所以,她特別害怕女兒步了自己后塵。
當女兒告訴她,找了一個外國男朋友的時候,關(guān)姨覺得,外國人的婚姻理念,相互尊重,平等自由正是她欣賞的,女兒的選擇她雙手贊成。
但女兒就是自己的命,定居英國雖然好,可相隔萬里,又有時差,關(guān)姨對女兒的思念與日俱增,她產(chǎn)生了去英國養(yǎng)老的想法。
關(guān)姨越想越美,以后帶著孫子在泰晤士河散步的畫面,每天都會出現(xiàn)在她腦海里,揮之不去。
就在得知女兒拿到了居留權(quán),關(guān)姨第一時間就辦理了退休,開始準備去英國的事。
不過,有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女兒和女婿是租房住,關(guān)姨覺得這樣不穩(wěn)定因素太大,沒有房怎么過日子?
她開始勸女兒找韋恩父母,商量買房的事。但韋恩父母一口拒絕,態(tài)度十分強硬:父母沒有義務(wù)為孩子的生活買單。
女婿家可以不管,可自己這個當媽的,不能看著女兒受罪,關(guān)姨動了變賣家產(chǎn)的念頭。
當初前夫留下一套房,自己做藝考老師賺錢后,又買了一套房,孫姨本想著賣一套留一套,給自己留個后路。
可在中介一打聽,自己不管賣哪一套,都不夠給女兒在英國買房的,孫姨一狠心,兩套全賣!在加上這些年的積蓄,孫姨手里資產(chǎn)千萬。
孫姨把所有積蓄都換成了英鎊,懷揣著對老年生活的憧憬,飛往英國。
她到了倫敦后,看見朝思暮想的女兒,想到以后就可以長期陪在她身邊,頓時覺得一切都值了。
歡喜過后,孫姨開始看房,很快她就用女兒的名字,全款買下了一套公寓。手續(xù)辦完后,女兒和女婿開始搬家。
可真的生活在一起,孫姨卻開心不起來了。
孫姨發(fā)現(xiàn),女兒和女婿一直過得都是AA的生活,大到添置家具,小到柴米油鹽。除了這些,洋女婿甚至每個月給女兒按市場價付房租!
孫姨覺得,這哪是一家人,這根本就是合租關(guān)系。她一直都聽說外國人相處講究平等,也是因為這個才贊成女兒這門婚事,但真是相處下來,才發(fā)覺,這平等的感覺是有了,可家的感覺沒了。
讓孫姨覺得更過分的是,明明是她掏錢買的房子,韋恩就因為付了房租,就儼然一副主人做派,孫姨到仿佛成了客人。
孫姨看不下去的,還不止這些,開始的時候有女兒在中間調(diào)和,她還忍著,直到這件事的發(fā)生,讓孫姨直接爆發(fā)。
那天是冬至,按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要吃餃子。
孫姨早早起來就開始剁餡、和面,就為了小兩口早上起床,能吃上一口熱乎的餃子。
可當她一臉期待的將餃子端上桌,韋恩卻說他早餐從不吃肉,雞蛋和牛奶才是早上該吃的。
孫姨沒好氣的瞅瞅韋恩,轉(zhuǎn)身對女兒說:“浪費我一早上精力還不討好!趕緊吃,不吃就涼了!”
韋恩聽孫姨對女兒命令的語氣,竟然站起來說:“你怎么可以強迫我們!”
這句話讓孫姨炸了廟,把這么長時間的不滿一股腦倒出來:“你這會來脾氣了,有本事自己買房去啊,住我這還天天管著我,一點加家教也沒有!”
孫姨是真生氣,自己花錢買的房子,想掛自己照片,女婿不讓;洗衣服讓女婿分開洗,他不聽;做中餐,女婿說不用帶他的份;幫女婿蓋被子,他說自己侵犯他隱私。
為了女兒,自己才忍著窩囊氣,可現(xiàn)在女婿一點情面也不留,孫姨再也忍不了了。
孫姨本以為,這次的事,女兒會站在自己這邊。
可沒想到,在女婿問出:“媽媽這次旅行,什么時候走?”
孫姨震驚的看著女兒,誰知道女兒竟然底下了頭。原來,女兒并沒有和韋恩說,自己要在英國養(yǎng)老,而這套房子在法律意義上,是她對女兒的贈與,孫姨無權(quán)長期居住。
窗戶紙一捅破,孫姨更覺得自己委屈。
自己變賣了國內(nèi)的房產(chǎn),才給女兒在英國買了房,想自己以后永遠陪著女兒。但現(xiàn)在,女兒明顯是站在女婿一邊,每天都在勸她,要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
回國的話,親戚朋友看笑話還是其次,主要是房子都賣了,無處安身。而留在女兒身邊,她和女兒女婿生活習慣差距太大,事事都聽從女婿意見,她實在覺得窩囊。
而且,因為自己的原因,女兒和女婿也矛盾不斷,女婿甚至說可以賣掉房子,把錢還給孫姨,不然就和女兒分開過。
孫姨實在騎虎難下,不知道如何是好。
??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