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呂后殺了韓信,劉邦問她為什么?呂后回3個字,蕭何頓時懵了
韓信是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軍事家,韓信十分擅長用兵。以至于過了這么多年,韓信的事跡仍被世人所記得。韓信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之中,他更是早早的就喪失了雙親,生活無所依。不僅如此,韓信還經(jīng)常遭到村里流氓的欺負(fù),不僅是因為孤苦伶仃這一點,更是因為韓信行事決斷,為此得罪了不少人。
少年時期的韓信就擁有的抱負(fù),他從小就熟讀各種兵書,為的就是將來能夠成為一名軍事人才。而后來的韓信也終于如愿以償了。不過韓信只把心思用在了讀書上,在平時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在與村中流氓起沖突時,往往處于下風(fēng)。于是就有了后來流傳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那個年代世道混亂,天下不得太平。韓信為了一展抱負(fù),加入了項羽的部下。從小熟讀各種兵書的韓信經(jīng)常向項羽進(jìn)獻(xiàn)伎倆,不過項羽沒有意識到韓信優(yōu)秀的軍事才能,只讓他當(dāng)部下的一個小站長,也一直對韓信的計策不以為然。后來失望的韓信終于選擇離開了項羽,轉(zhuǎn)而投靠劉邦。
不過劉邦也和項羽一樣,一開始并沒有十分看重韓信。而韓信也再次動起了離開的念頭,不過就在韓信想著連夜離開的時候,引薦韓信給劉邦認(rèn)識的蕭何立即跑去挽留了韓信。這就是后來一直流傳的典故月下追韓信的由來。不得不說,蕭何的眼光非常好,在韓信被忽視時,是蕭何一直在力挺他。
而后劉邦也終于在蕭何的多次引薦下,給了韓信一個小官做,并漸漸開始采用韓信的計策。再后來,劉邦成功登基,并封韓信為齊王。不過后來有人向劉邦狀告韓信企圖謀反,于是劉邦將韓信的官位降了一級。自從發(fā)生這件事以后,韓信為了保全性命,經(jīng)常以生病的借口不上朝。
而后朝中陳豨叛變,為了及時打壓,劉邦率兵前往,而韓信也繼續(xù)以生病的理由選擇不隨劉邦前往。不過也正是因為此事,呂后開始懷疑他有叛變的心了。呂后立即命人深夜將韓信騙到宮中下了殺手。而這人就是當(dāng)初引薦韓信的人,蕭何。這是何等的諷刺。
劉邦勝仗后歸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大臣韓信被殺,于是問呂后為什么要如此做。呂后只簡單說了想造反這三個字。在一旁的蕭何頓時懵了,韓信是不是造反,大家的心中都有數(shù),如果他真的想反恐怕也沒人擋得住。不過這三個字也讓劉邦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