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糧食安全,刻不容緩!
全國因使用假冒偽劣肥料、種子和農藥而造成的糧食減產和農民減收,對國家的糧食安全造成的嚴重威脅,已經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視。
8月19日召開的公安部黨委(擴大)會議要求,要依法嚴厲打擊涉糧食安全違法犯罪活動。要緊密結合推進“昆侖2020”專項行動,積極會同有關部門, 依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非法占用農用地、污染環(huán)境等違法犯罪活動,全力維護糧食安全、保障農業(yè)生產。要密切關注由糧食安全相關問題可能帶來的風險及各種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監(jiān)測預警和教育疏導工作,全力化解矛盾隱患、維護社會穩(wěn)定。

我們欣喜地看到,為保護糧食安全,公安部終于出手了!
提起假冒偽劣肥料坑農害農的現(xiàn)象,估計很多農民朋友都是一肚子苦水。
這些年,雖然國家有關部門每年都會聯(lián)合開展農資打假行動,打掉一些 制售假劣農資的團伙,但是,由于很多假冒偽劣農資生產者打擦邊球,想方設法躲避檢查和打擊,假肥料、假農藥和假種子坑農害農的事件仍時有發(fā)生。
前不久,農業(yè)農村部篩選并公布10大農資執(zhí)法典型案例。其中就有經銷假肥料、假種子和假農藥的。其中,在位于海南省樂東縣九所鎮(zhèn)的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售假劣農藥窩點,現(xiàn)場查獲17種成品農藥541箱、38種成品肥料1199箱。該公司在未獲得農藥生產經營許可證和肥料登記證的情況下,自2018年6月起非法組織生產銷售假劣農藥和肥料,涉案金額達1900余萬元。

氮、磷有了,鉀在哪里?HAK是什么玩意?
在另一起案例中,6戶農民從黑龍江省 佳木斯市某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購買的“龍粳31”水稻種子種植后嚴重減產,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經佳木斯市某司法鑒定中心鑒定,該公司經營的“龍粳31”水稻種子系假種子,導致稻谷減產54萬公斤,造成經濟損失140余萬元。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給農民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這些制售假劣農資的行為,也直接造成了糧食等作物大面積減產,也對我們的糧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必須予以嚴厲打擊。
而近年來,市場上公然銷售的的肥料也是亂象橫生。
一些廠商利用農民對肥料知識了解不多,故意在包裝上做手腳,以此來迷惑農民,不少農民單純追求含量高低,而忽略肥料不同的性質,這也給一些不法廠商造成可乘之機。尤其是不少農民買肥料只圖價格便宜,讓一些肥料忽悠團大行其道。
比如,有些 復合肥產品,包裝上標注的鉀根本就不是氧化鉀(K2O),而是一些看不懂的“花樣鉀”,故意打“擦邊球”,糊弄農民,低價銷售,擾亂市場,因為在復合肥中,鉀的成本較高,“偷鉀”成為不法廠商牟利的主要手段。

氮、磷標了,鉀呢?
這些年,金色顆粒、黃色外包裝的“金尿素”,鉆地緩釋不怕曬的“曬肥”,中微量元素計入總養(yǎng)分湊出46%的 “含鋅、含硫尿素”肥明目張膽地擺放在各農資經銷店。只有這樣的肥料被嚴厲打擊,我們的糧食安全才多了一份保障。
希望農資市場早日掀起一場打假風暴,讓假冒偽劣農資無處躲藏,讓農民朋友買到貨真價實的農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