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古代宮中所謂的侍寢,顧名思義就是侍候君王睡覺。而這是嬪妃獲得帝王寵幸的必經(jīng)之途。古代的文人用三千佳麗來形容皇帝的嬪妃眾多,因為嬪妃太多,帝王為決定侍寢人選,嬪妃為邀得寵幸,就發(fā)生了許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因此也給后世留下了太多難以想象的傳說。讓我們去看看古代嬪妃侍寢的那些流程。一起感受生活在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下的后宮嬪妃們的生活境況。
機構設置
古代皇宮內管理嬪妃侍寢的叫敬事房,隸屬內務府,其最重要的職責乃是管理帝后嬪妃的房事,所謂“專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嬪妃們的侍寢房事都歸敬事房太監(jiān)管理、記錄。嬪妃們的每一次侍寢,敬事房總管太監(jiān)都得記下年月日時,以備日后懷孕時核對驗證。
侍寢流程
古代嬪妃侍寢程序較為復雜。每日晚餐完畢,總管太監(jiān)就奉上一個大銀盤,里面盛了幾十塊綠牌子,每塊牌子上都寫著一個妃子的姓名。
這天,皇帝若沒有性欲,便說聲“去”;如果有點意思,則拈出一塊牌子,翻過來,背面朝上,再放進盤里。總管記住這個牌子,出來后將牌子交給下屬——專負責背妃子進寢宮并一直送到龍床上的太監(jiān)。
皇帝欲就寢時,則先上床,將被子蓋到踝關節(jié)處,腳露在外面;太監(jiān)先已在妃子房中將其脫個精光,隨即裹上大披風,一直背到寢宮,再扯去披風,將妃子放在床上。妃子則從暴露在外的“龍爪”這頭匍匐鉆進大被,然后“與帝交焉”。
當然這一過程,太監(jiān)需退出房外,和總管守候窗外,敬候事畢。為防止皇帝中馬上風(不做解釋)而死,時間稍長,總管就得在外高唱:“是時候了?!比艋实叟d致高,裝聾作啞,則再喊一次?!叭缡钦呷?,皇帝就不能再拖延,而得“止乎禮”,事畢,招呼太監(jiān)進房侍奉。
退場也有嚴苛的規(guī)定,妃子必須面對皇帝,倒著爬出被子。君臣朝堂相見,臣子退下,是不能轉背而行、拿脊梁骨對著皇帝的,得面朝皇帝,往后挪步,這叫“卻行”。太監(jiān)再次用披風裹著受寵幸之妃,背到門外。
總管隨即進來,問:“留不留?”皇帝說留,就拿出記事本,記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皇帝幸某妃。若說不留,總管就出來,找準妃子腰股之間某處穴位,微微揉之,此法意在對嬪妃實施人工避孕。避孕倘不成功,就得補做人流手術,因為本子上沒有記錄的房事,做了也是白做。
這個不太合乎“人道”的存檔制度,是順治皇帝從明朝學來,用以限制“子孫淫豫之行”的?;实蹅兛隙ǘ疾粷M意這個“祖制”,但又不能隨意更動,于是設法規(guī)避。圓明園等行宮不必奉行存檔制,因此,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年輕的咸豐都住在圓明園,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年輕的咸豐都住在圓明園,盡情享受園內嬪妃宮女們的千般旖旎,萬種風情。
軼聞趣事
有時,帝王的糊涂加上寵妃的任性,會鬧出所謂誤幸之事。
一夜,漢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愿侍寢,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兒打扮一番去見景帝。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辯,以為唐兒就是程姬,一番恩愛纏綿之后,便使唐兒懷孕了。
大多數(shù)嬪妃對于侍寢只能抱以聽天由命、無可奈何的態(tài)度。然而,亦有不少宮中女子對待寢采取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以種種方式爭取侍寢,以圖獲得帝王的寵愛。
所謂的后宮佳麗在光鮮的外表下或許從來不曾停止過暗自哀嘆,她們原是被養(yǎng)在宮中以備一人泄欲的玩偶或傳種的工具。但是,連這種被玩弄時『義務』,在她們的生命中也是難以期冀的機會。此中心酸,恐怕只有生存在那種特定制度下的她們才能體會。希望擺脫制度的束縛、同時也在渴盼被殘酷的制度所臨幸,這種矛盾心理的催生是大的歷史環(huán)境造成的,我們除了好奇、除了同情、更多的怕是應該看到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的殘忍性和它滋養(yǎng)出的霉變的宮嬪制度的非人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