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禁忌民俗32
漢族新娘入夫家之初有許多禁忌,在夫權(quán)社會中是含有某種訓(xùn)戒意義的,其目的不外乎是讓新娘子順順當(dāng)當(dāng)服服帖帖地成為男家的一成員。這些禁忌表現(xiàn)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比如新婦吃飯時要“懂規(guī)矩”,忌諱狼吞虎咽,大吃大嚼。一般都是由夫家姑嫂等陪伴著。最初三日里,新婦甚至忌下炕、吃東西和大小便。否則以為有污神明,會招來災(zāi)禍。舊時,漢族許多地區(qū)流行“新婦三天不下廚”、“新娘子三天不干活”的習(xí)俗,其意義并非是讓新娘子輕松三日:休息三天,主要的還是怕新娘子身上有穢氣。那種照顧新娘子身體不適,新來乍到,不熟悉各種家什擺設(shè)的位置等等,只是后來人們對這一習(xí)俗的解釋,并非原始的深層民俗信仰。豫北一帶有“新婦忌相見”的習(xí)俗。結(jié)婚不到一個月的兩個新娘子,忌諱見面。假如不得已相見著了,要隔籮相拜,否則不吉。實(shí)則是限制新婦出門走動的意思。江寧一帶也忌諱新娘子亂走動,亂串門。據(jù)《清稗類抄》云:“江寧之新嫁娘,非于一月以后不能入人家,如或誤犯,必責(zé)令齋百怪以祓除不祥。齋百怪者,須備香燭、紙馬、牲牢、酒醴以往,且必男著女衣,女著男衣,夫婦雙雙頂禮,齋畢偕歸。”由此可知,新婦串門,不單是夫家忌諱,新婦去到的那家人家也忌諱。主要仍是出于新婦身上有煞氣,或者不潔的觀念。所以在犯忌之后,還要舉行一些齋戒的儀式來祓除不祥。有些地區(qū)婚后四個月(一百天)內(nèi)都屬新婚,這期間仍有許多禁忌,對于新娘子來說是不能減免的。例如新婦禁坐床沿,說是新婦坐床沿會使她心神不定;新婦禁睡午覺,說是新婦睡午覺會使她變得懶惰起來;婚床上的紅羅帳忌掀開,說是掀開紅羅帳恐影響早生貴子;忌觀看歌仔戲、布袋戲、傀儡戲等,說是怕傷了夫妻感情或生下有殘疾的嬰兒;忌將新婦梳妝用的鏡子借給他人用,說是如把鏡子借給了他人,尤其是借給屬虎的人用會使新婦失去丈夫的恩愛。因?yàn)殓R子是夫婦兩個人合用的,以不借給第三者為宜,如果借給屬虎的,還怕犯沖克,再說,鏡子借出去難保不人摔破,鏡破意味著婚姻不合。所以忌諱借給別人。還有一些禁忌是婚后三年內(nèi)都須遵守的。黑龍江一帶有新婦頭三年要“躲燈”的習(xí)俗。婚后三年內(nèi)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新媳婦要到姑姑或姨姨家去住,既不許看婆家燈,也不許看娘家燈。據(jù)說,看了婆家燈,死親爹;看了娘家燈,死公公。河南一帶也有“躲燈”的習(xí)俗。民間所說的“閨女看了娘家的燈,娘家窮得釘打釘”,“正月十五不躲燈,先死老公公”等一類俗話,正是說明躲燈的禁忌原因的,顯然這確屬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