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余,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于足三里?!痹绯空郎蕚涑鲩T,突然感到胃部抽搐,或者遇到胃腹悶脹、吐酸、嘔吐、腹瀉、便秘等癥狀。只要經常按摩足三里穴,就能夠達到治療保健效果。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經穴用法】推拿:指揉法、點按法、推法。
【特效按摩】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長期堅持,可以使人精神煥發(fā),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按摩手法】用手指指腹推按足三里穴1~3分鐘,可改善消化不良、下肢痿痹、下肢不遂。
【艾灸療法】用艾條溫和灸足三里穴5~10分鐘,一天一次,可以治療腹脹腹痛、腳氣、下肢不遂等。
【拔罐療法】用氣罐留罐10~15分鐘,隔天一次,可以治療中風、腳氣、水腫、消化不良。
【刮痧療法】用面刮法刮拭足三里穴,以潮紅發(fā)熱即可,可以治療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穴義】胃經氣血在此形成較大的氣血常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濕脾土及天部的氣態(tài)物。
【運行規(guī)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濕后固化于足三里穴周內外,天部之氣則循胃經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