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八十回前種種線索指出,賈寶玉娶薛寶釵絕非通行本八十回后“調(diào)包計”,而是賈寶玉心甘情愿的。五十八回,梨香院三官故事影射了黛死釵嫁的過程。
“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jié)燒紙。后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他得新棄舊的。他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dāng)續(xù)弦者,也必要續(xù)弦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xù),孤守一世,妨了大節(jié),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賈寶玉在林黛玉死后娶薛寶釵為妻名正言順。就像現(xiàn)在無數(shù)人一樣,誰結(jié)婚前沒有過一段愛情,不能說就不可以再愛妻子。人本身就是情感動物。薛寶釵婚后是賢妻,與賈寶玉夫妻二人“齊眉舉案”,互相欽敬。不要小看了“齊眉舉案”四個字,出自《后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梁鴻最開始不喜歡妻子,妻子孟光卻對丈夫始終如一,用飯時每次抬飯桌至眉前呈給丈夫,終于感動梁鴻,認可接納妻子。齊眉舉案也成了古人夫妻之情的最高標準,有人認為這里沒愛情太片面。夫妻之情真心接納就是愛情。
賈寶玉的“嘆”是認可妻子寶釵后的可惜。寶釵再好終究不是黛玉,就會“美中不足”。“不足”的前提是“美”。證明賈寶玉婚后并不反感討厭妻子薛寶釵。他們是明媒正娶的合法夫妻,薛寶釵對賈寶玉始終如一,齊眉舉案,寶玉也真心接納薛寶釵。雖然妻子不是林黛玉讓人“意難平”。但人生有妻薛寶釵又何嘗不美!這才是【終身誤】中講述的寶黛釵的故事。如果故事這樣結(jié)局也算完美,幸福,也不用稱【終身誤】了。賈家抄家后的一系列遭遇夭折了寶玉和寶釵的“幸?!?。
薛寶釵嫁給賈寶玉的時機根據(jù)劉姥姥“雪下抽柴”故事影射,應(yīng)該是賈母病重沖喜嫁入。不想賈母去世,夫妻二人不能圓房,寶釵最終沒有孩子是肯定的。隨后賈家抄家,賈寶玉和甄士隱按風(fēng)俗有類似遭遇,投靠岳母家并遭嫌棄。
家破人亡后,賈寶玉又不事生產(chǎn),家庭重擔(dān)落在薛寶釵身上,靠女紅養(yǎng)活一家人。寶玉在薛家受辱,寶釵“停機德”勸他走仕途功名自立,造成賈寶玉對人生灰心喪志下看破紅塵“懸崖撒手”,被瘌頭和尚點化后撒手而去,只留下薛寶釵一人“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
【終身誤】闡述這樣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