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必需的三大營養(yǎng)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蛋白質。
一、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一大類有機化合物。它的化學本質為多羥醛或多羥酮及其一些衍生物。
1、分類:根據(jù)聚合度可分為糖、寡糖和多糖三類。
2、消化:主要在小腸中進行。
吸收:主要部位是在小腸的空腸。
3、生理功能:(1)儲存和提供能量
(2)構成組織及重要生命物質
(3)節(jié)約蛋白質
(4)抗生酮作用
(5)解毒
(6)增強腸道功能
4、建議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參考攝入量為占總能量攝入量的56%~65%。
5、食物來源:膳食中淀粉的來源主要是糧谷類和薯類食物。
兩谷類一般含碳水化合物60%~80%,薯類含量為15%~29%,豆類為40%~60%。
二、脂類。
脂類是脂肪和類脂的總稱,是一大類具有重要生物學作用的化合物。正常人體內,按體重計算,脂類為14%~19%;肥胖者可達到30%以上。
1、組成和分類:
(1)脂肪:約占脂類的95%。
(2)脂肪酸:
(3)類脂:主要有磷脂、糖脂、類固醇等。
2、消化:脂肪的主要消化場所是小腸。
3、生理功能:
(1)脂肪:1)供給能量。
2)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
3)維持體溫、保護臟器。
4)曾加飽腹感。
5)提高善事感官性狀。
(2)類脂:構成身體組織和一些重要的勝利活性物質。
(3)必需脂肪酸:1)構成線粒體和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
2)合成前列腺素的前體。
3)參與膽固醇代謝。
4)參與動物精子的形成。
5)維護視力。
4、一般成人每日膳食中有50g脂肪既能滿足。
5、食物來源:脂肪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植物油、油料作物種子及動物性食物。必須脂肪的最好來源是植物油
類,所以在脂肪的供應中,要求植物來源的脂肪不低于總脂肪量的50%。膽固醇只存在于動
物食物中,畜肉中膽固醇含量大致相近,肥肉比瘦肉高,內臟又比肥肉高,腦中含量最高,
一般魚類的膽固醇和瘦肉相近。
三、蛋白質。
蛋白質是化學機構復雜的一類有機化合物,使人體的必學營養(yǎng)素之一。
1、分類:按營養(yǎng)價值分為完全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shù)量充足、比例適當。)
半完全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但有的數(shù)量不足、比例不適當)
不完全蛋白質(算含必需氨基酸種類不全、既不能維持生命、也不能促進生長發(fā)育
2、小腸是蛋白質消化的主要部位。
3、生理功能:(1)構成身體組織。
(2)調節(jié)生理功能。
(3)供給能量。
4、成年男子、輕體力勞動者蛋白質推薦攝入量為75g/日。
5、食物來源:可分為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蛋白質兩大類。
植物性:谷類是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植物蛋白質中非常好的
蛋白質。
蛋類是優(yōu)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奶類是嬰幼兒除母乳外蛋白質最佳來源。
肉類包括禽、畜和魚的肌肉,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