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穆桂英與楊宗保青花梅瓶,罐46厘米,國產(chǎn)青花料,釉面薄,細裂紋多,釉面為鴨蛋殼青色,釉面棕眼很多,多處土侵明顯,底明顯手工胎,麻倉土胎底,明顯人工制泥,胎泥較白,但雜質(zhì)較多。梅瓶底胎釉結(jié)合處有火石紅,瓶口胎釉結(jié)合處也有火石紅,自然開門。2013年11月日24日星期天,我與兒子,拿了幾件瓷器,早上從杭州出發(fā),去無錫新區(qū)參加丘小君老師瓷器鑒定,其中有“元青花穆桂英與楊宗保青花梅瓶”。丘小君老師看了這件梅瓶說,很開門,圖畫很好,火石紅是自然的。他對瓷瓶拍了照片,量了尺寸。
元青花穆桂英梅瓶口胎釉結(jié)合處有火石紅,土侵明顯。
元青花穆桂英梅瓶青花釉面氣泡放大75倍,國產(chǎn)料氣泡。
元青花釉里紅“堆塑花果大罐”上的氣泡,(國產(chǎn)料青花)。釉面75倍放大。
元青花釉里紅“堆塑花果大罐”
湖祿色積釉
這二件國產(chǎn)料青花瓷器的氣泡放大75倍,氣泡基本相同,中氣泡多,中氣泡都很清晰,沒有蘇麻離青青花那種大氣泡,青花發(fā)色基本相同,釉面蛋青色基本相同,釉面都很薄,都有土侵。但是元青花釉里紅“堆塑花果大罐”底沒有火石紅。有一種看法“用放大鏡觀察釉中氣泡的多少、疏密和大小來判定真?zhèn)巍?,這種觀察過于簡單化。不同年代,不同材料的氣泡是不同的,我觀察過龍泉窯、越窯、元蘇麻離青青花瓷器、國產(chǎn)料元青花瓷器,永樂宣德蘇麻離青青花瓷器,氣泡都各有不同的狀態(tài),但是各類瓷器的氣泡狀態(tài)有其相對的一致性,與相對的可比較性,掌握得好,可以在收藏時減少失誤。全面掌握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釉中氣泡,是一種很復(fù)雜的學(xu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