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形篇》是《謀攻篇》的升華,講的是如何自保而全勝。“形”的本義是形象、形體,在本篇中則指戰(zhàn)爭中的客觀、顯見、常見的因素,如交戰(zhàn)雙方的兵力、火力、后勤等軍事實力的對比。
曹操是對《孫子兵法》注解最詳細的一個人,他給《形篇》的注解非常精辟:“軍之形,我動彼應,兩敵相查,形也?!辈懿倮斫獾摹缎纹肪枋?,交戰(zhàn)雙方都想著法的摸清對方底細,“兩敵相查”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能用的招都用了,目的是要知己知彼。對方的“形”,必須了如指掌,不然的話每戰(zhàn)必殆?!拔覄颖藨本褪潜鎰e對方“形”的真假而采取的試探動作,不動一動,怎么能知道對方“形”的真?zhèn)文??況且打仗雙方都是千方百計的偽裝自己。
在這一篇中,孫子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作戰(zhàn)思想,那就是“先勝而后求戰(zhàn)!”初讀怎么也不明白孫老先生的這句話,怎么先勝才能求戰(zhàn)呢?仔細研究了《形篇》之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戰(zhàn)爭的勝負不是后戰(zhàn)戰(zhàn)出來的,而是戰(zhàn)前準備出來的。戰(zhàn)前準備的越充分就越有取勝的把握,把戰(zhàn)場上可能出現(xiàn)的一切情況都想透,每個細枝末節(jié)都不漏,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上占據(jù)主動。孫老先生教我們“先勝而后求戰(zhàn)”就是不打無把握之仗,“戰(zhàn)中求勝”是最愚蠢的,而想要把“勝”定在開戰(zhàn)之前,我之“形”必須完備而充分,對敵之“形”也必須了如指掌,這樣就可以拿著石頭去砸雞蛋了,準是一砸一個“勝”,而且砸的是稀巴巴的爛……
“形”的功夫做足做到位了,孫子說就具備了“不能使敵之可勝”,然后才是“自保而全勝”。退一萬步說,“形”的功夫如果做到家了,即使不能“全勝”也能“自?!薄!白员!闭卟赜诰诺刂?,能使敵人傻乎乎費盡力氣也找不到人影;“全勝”者攻擊于九天之上,敵人還不知所以然呢,致命的打擊瞬間從天而降!“自?!焙汀叭珓佟钡幕A(chǔ)就是孫子所講的“形”,“形”之義太矣哉!
本人認為《形篇》才是《孫子兵法》的核心篇章,雖然說上兵之策“伐謀”,但“自保”才是“伐謀”的本錢,如何“自?!蹦酥痢叭珓佟睂O子都在此篇中有詳細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