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一生像是一場夢,布衣出身,建立大順政權,消滅明朝,使得天下以為下一個朝代是大順時,竟然迅速的敗于清軍之手,拱手讓出北京,然后徹底不知所蹤,消失不見了。
本讓人以為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是歷史長河之中新的一站,結果沒想到只是一朵大的浪花罷了。
為什么李自成會很快的成功,又更快的失敗呢?
其實說白了李自成這種人不過是鉆空子的無能之人罷了。當然李自成也不能說是真的無能,只不過相對來說,在明清革鼎之際,他沒有能力改朝換代,卻非要硬上,活生生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只能說他是無能了。
也就是說李自成的失敗不在于清軍,而在于他自身原因。
首先我們可以大概看看李自成的成長軌跡,年輕時不得志,身上有命案,后來一來二去干脆參加了農民起義軍。
這個時候,李自成有兩大幸運,一是明末進入小冰河時期,天災延續(xù)不絕,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甚至易子而食,都活不下去了,所以揭竿而起的人比比皆是,這樣一來,李自成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兵源補充。二是此時明朝自萬歷年間,就與關外后金(清)開始延續(xù)多年的戰(zhàn)爭,新興的后金(清)想挑戰(zhàn)明朝的霸主地位,明朝自然不愿意了,雙方你來我往,明朝是在東北損兵折將不說,還被后金(清)攻城略地不少。在這種情況之下,明朝不只是沒錢及時賑災,更是對內的農民起義軍鎮(zhèn)壓不及時,甚至有幾次,李自成就要被官兵鎮(zhèn)壓,結果因為前線吃緊,官兵開往前線,使李自成有了喘息的機會。
這一切也不能說是李自成無能的只能靠運氣了,畢竟運氣也是一個人成功的一部分嘛。
但問題是李自成靠著運氣,最后成功滅亡明朝以后,卻是暴露出他的無能問題,就連運氣也拯救不了。
首先李自成對于投降的官紳階級,仍舊抱有敵視心理。全然無視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還有關外滿清和南方南明。竟然開始了對官紳進行了“追贓助餉”,官紳不僅是家產難以保住,而且都遭到了嚴刑拷打,使其顏面掃地。
官紳階級收到如此待遇以后,憤慨地說:“是豈興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賊而已矣。一部分明朝官員也是認為:“闖殘殺太甚,萬難成事?!?/strong>
這樣一來李自成已經把龐大的官紳階級,推到他的對立面。這也是他后來一蹶不起的重要原因,因為官紳階級不支持,難以穩(wěn)固統(tǒng)治。
而且李自成的戰(zhàn)略目光也很是短淺,他在大同留下張?zhí)炝真?zhèn)守,真定留下馬重僖為節(jié)度使。對于山海關卻沒有派嫡系大將去鎮(zhèn)守,只象征性派了降將唐通的八千兵馬,結果釀成了吳三桂聯合清軍,大敗李自成于山海關的事件。
從李自成的治國平天下來看,他的目光還是太短淺了。對內將官紳階級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對外軍事部署一塌糊涂,所以即使沒有清軍入關,他依舊坐不穩(wěn)這天下。
不過巧合的是清軍入關了,而且很會拉攏官紳階級,所以李自成只能以流星般的速度草草的落幕。
只能說李自成德不配位,自己將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爛了,才給了清軍機會,才敗的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