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不論南方北方,在房前屋后或者田間地頭都能采摘到。它長得不高,也就是三十公分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趴在地上的。葉子小而圓,莖是紅色圓圓的,肉質(zhì)肥厚,黃色的小花,很好認(rèn)。它是十分常見的野菜,口感脆嫩,吃起來像莧菜一樣滑滑的,略有些酸,被稱為餐桌上的“胰島素”,用來涼拌非常美味!
馬齒莧的別名是馬莧、馬齒草、馬齒菜、馬鈴菜、五行草、長命菜、五方草、長命莧。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生于田野路邊及房前屋后的廢墟等向陽的地方。歷代的本草醫(yī)書中對馬齒莧是這么描述的:“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可見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作為蔬菜來說,馬齒莧的味道不算特別好,但是它的保健價(jià)值卻相當(dāng)?shù)母摺qR齒莧可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好處,它的種子還可以明目。另外馬齒菜含有豐富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jìn)胰島腺分泌胰島素,調(diào)節(jié)人體糖代謝過程、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對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又被醫(yī)生們稱為餐桌上的“胰島素”。
馬齒莧的吃法有很多,可以涼拌、做餡,大蒜拌馬齒莧、馬齒莧炒雞蛋、馬齒莧餡包子、馬齒莧粥等。記得小時(shí)候,爺爺經(jīng)常去野地里采摘上一籃,洗干凈,拌上面粉,上大鍋蒸,蒸拌上些辣椒油,蒜汁,別提多好吃了,每次都當(dāng)作飯,吃上一大碗。
注意:馬齒莧不能在鍋里燙太久,不然口感就失去了。另外燙過后可以用清水沖洗粘液,洗去那種略粘的感覺。雖然馬齒莧可以作為食物,性偏涼,如果脾胃虛寒,腹部寒涼,大便溏瀉,稍一受寒就容易感冒的同學(xué)還是不要多吃。馬齒莧也不太適宜和海鮮水產(chǎn)一起做菜或食用,以免寒上加寒,而古書中特意記載不要和鱉一起食用。另外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馬齒莧有收縮子宮的作用,所以孕婦不宜大量食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