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朝末年,藩鎮(zhèn)割據,中國逐漸被無數個地方軍閥割據,直到朱溫把好死不死的唐朝滅掉,就徹底淪為軍閥混戰(zhàn)。先是朱溫,緊接著是李克用,然后石敬瑭、劉知遠一個個粉墨登場,無一不是手握重兵的豪強軍閥。用各種名義爬上皇帝的寶座,但是屁股都還沒坐熱,就讓人家用同樣的招數給干掉,直到姓趙的坐上去,才算是消停了下來,趙匡胤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能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打出名堂,最后還成功了,不得不說他是一位難得的亂世英雄。
這趙匡胤原本也是后周的一員大將,后周恭帝顯德七年,趙匡胤的部下發(fā)動兵變,在陳橋驛上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趙匡胤由此建立了北宋王朝,君臨天下。根據宋史所載,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部下的意思,而趙匡胤完全是受兵士脅迫才會被迫稱帝的。那么,趙匡胤稱帝真是迫于無奈嗎? 真是像宋史記載的那樣事出偶然嗎?實際上是否如此呢?要知道有句話這么說的,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我們在此聊聊陳橋兵變的前因后果。
五代末期,后周出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周世宗柴榮,但是天妒英才,這位有可能和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君主其名的君主卻英年早逝了,留下了幼子寡妻,朝中政權落在了丞相范質等幾個顧命大臣的手上。
俗話說,趁你病,要你命,北漢就是這么干的,它聯合遼國想要乘著周世宗新喪的局面,一舉滅掉后周。后周皇位繼承人只有七歲,其母付太后也沒有主見,于是大權在手的丞相范質思前想后只有趙匡胤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委任委趙匡胤最高軍權,升任殿前都點檢統(tǒng)帥全國兵馬。
這趙匡胤何許人也?趙匡胤在周世宗時候是中央禁軍的總司令,很受周世宗看重,為什么呢?因為趙匡胤能打,號稱“一條哨棒等身齊,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趙匡胤這人會做人。
代十國,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時代至一,驕兵悍將,飛揚跋扈,奉行有奶便是娘的時代。因此很多將領把軍隊看成了私人的財富。趙匡胤身處這樣的世道,當然免不了俗,但是他會做人,和禁軍各個首領關系處的特別好。很多人和他成了拜把子的兄弟,號稱“義社十兄弟”。
但是這根本不足構成造反的條件,因為后周以來,政策和發(fā)展勢頭都很好,禁軍首領們也都身處高位,造反畢竟是個有風險的事,很少人愿意干。況且還有個不利的因素就是,這趙匡胤就是個武將,沖鋒陷陣可以,你說聯絡人脈,搞政治活動不是他的專長。雖然他自己沒能力,但是身邊卻有這樣一個能人,正好彌補了他這個缺點,這個人誰呢?就是趙普。
趙普事趙匡胤的首席智囊。在五代這個亂世中,文人地位特別低,但是趙匡胤卻非常尊重趙普,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這趙普還是個有野心的人,周世宗駕崩之后,他一看機會來了,就私下為趙匡胤串聯人脈,堅定不移的支持趙匡胤上位。
這位趙先生就勾結了當時的丞相范質,兩人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關系,趁著皇帝小,皇太后頭發(fā)長見識短,瓜分了朝廷的文武權利。然后就經過了一系列的人事調動,趙匡胤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到了禁軍里頭,把禁軍經營的鐵板一塊。
公元960年春,前面說的北漢想落井下石,聯合遼國攻打后周,這正是給了“范趙利益集團”借口,于是得到了全國兵馬總司令的趙匡胤干了三件事:一,利用自己的權利,讓自己手下的人接管了京城的防務權,整個京城落入自己手中。
二,以攻打遼國為名,派了一支心腹部隊監(jiān)視當時除了“趙氏集團”之外最大的地方軍閥勢力:河北藩鎮(zhèn),防止河北派兵過來攪和接下來的計劃。
三,自己領著部隊跑到陳橋這個地方,在那里上演了一場黃袍加身的戲碼。
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全過程,相對于歷朝歷代那種嚴密的勾心斗角,這次就這么簡約:大軍嘩變,兵將們擁到了帥府的寢帳門口。異口同聲地向里面高聲大叫:“諸將無主,愿冊太尉為天子!”并沖進屋里來,把一件黃袍,強行套在了趙匡胤的身上。然后大軍開拔,遼軍也不打了,就此返回京城。
有人被綁架著去做地位最高的那個人,千古恐怕也沒幾個。更可笑的是,兵變這事,范質根本不知道,直到趙匡胤到了京城,他才知道被趙普老賊擺了一道,但是木已成舟,悔之晚矣。
趙匡胤回京之后,找到小皇帝和太后痛陳自己的無奈——不是哥們我要反,實在是人民的心聲我難以拒絕。小皇帝和太后孤兒寡母的能有什么轍,就順水推舟了唄,萬幸的是趙匡胤還算仁慈,許下了優(yōu)待后周皇室的諾言,并且還說話算話了。
皇帝和太后的思想工作做通之后,大家掏出事先準備好的禪位詔書和儀仗火急火燎的為趙匡胤辦理了入職手續(xù),由于趙匡胤任節(jié)度使的地點是宋州,因此國號就被定為了大宋。
這就是陳橋兵變的前因后果,可見并不是《宋史》上說的那樣,種種跡象表明, '陳橋兵變”絕不是突發(fā)事件,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政變。當然,這么做也是有其政治意義的:首先,它使得趙匡胤稱帝名正言順,不至于招致民眾的反對;其次,順利快速地解除了后周的政治力量,使得國家和百姓都沒有受到太多的驚擾。就這樣,趙匡胤以最小的代價,獲得了最大的回報,用一出戲換得了一座江山,他也算是有謀略、有膽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