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做了錯事,或者遭遇逆境,就到處求神拜佛,想借此消災(zāi)。有的神棍,剛好利用這種心理需求,借著花錢消災(zāi)的名義去賺錢。
我研究《易經(jīng)》,真正的《易經(jīng)》只是指出天地人之間的運行規(guī)律,人跟著規(guī)律走,則順,所謂順其自然;人無視規(guī)律,隨著自己的性子走,則有時候順,有時候逆,體現(xiàn)為吉與兇。一個人命好,要自己修,堅持做到這2點,你就是富貴之人!
古人言:“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p>
人為什么要戒掉自滿,時常以“謙”自居?是順應(yīng)天地規(guī)律,更是為了自己能成事。
《易經(jīng)》謙卦,艮下坤上,內(nèi)實外柔為謙,亨,君子有終。
無論什么人,能做到謙遜以自處,都將亨通。謙則必亨,這是規(guī)律。那么你會問,我不遵守規(guī)律,又能拿我怎么樣?
抬頭看天,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太陽升到最中天的時候,接下來就是西斜;而月亮最圓滿的時候,馬上就要虧損。人呢,也和天地萬物一樣,忌諱滿,自滿則招來虧損,也就是招來逆境。古人之言,雖然老掉牙,但經(jīng)典規(guī)律幾千年未曾改變。
《易經(jīng)》謙卦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盈必招損,謙則受益。盈滿者得禍,謙損者得福。
一個人,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謹記保持謙虛的心態(tài),則是為自己修得福氣,日積月累,則成富貴之人。
我們常用“通情達理”、“大氣”,來贊揚一個人好,是很有文化根源的。最初即來自《易經(jīng)》的泰卦。
泰,乾下坤上,天與地相交,萬物順遂和暢,這就是泰,就是通。反過來,如果天地不通,則是否,否是不好的。
一個人為人處世,做到通達,則通順,有利,諸事多順利,少阻礙。這是為自己修得好際遇。
道理誰都懂,具體怎么做?小往大來,和而不同。
心大了,事情就小了;見識廣了,格局就大了;心胸大了,人就能包容,做到和而不同。
有些人,只能和自己的同類交往,和自己不一樣的,就排斥別人??鬃诱f:“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褪沁@個道理。
《易經(jīng)》泰卦:小往大來,吉亨。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內(nèi)陽而外陰,內(nèi)健而外順。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為人處世,多通達,則泰隨之而來;不通達,則否,逆境隨之而來。
一個人的見識,決定他的行為;而一個人的行為引發(fā)的結(jié)果,又造就他的命運。所以,命好與不好,主要是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起作用,要靠自己修。日常生活中堅持做到這2點:時常以“謙”自居,則謙謙君子,用涉大川;為人處世,通達則泰,小往大來,和而不同。日積月累,則會成為一個富貴之人。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chuàng),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國學(xué)、人文、歷史,傳承古老文化。歡迎關(guān)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