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年代,為了獲取更多的敵方情報,各個國家都會派遣自己人,深入對方陣營中,而這群人我們稱之為“間諜”。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當上間諜的,他們必須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學習屬于自己組織的接頭暗號,這樣才能夠更好隱藏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對接人傳遞信息。
但二戰(zhàn)有一個女間諜,顛覆了我們印象中對間諜原有頭腦聰明、動作敏捷的印象,她曾在接頭時竟然忘記了暗號,雖然在戰(zhàn)爭中也出現(xiàn)過許多“不敬業(yè)”的特工,但是像她這樣粗心的還是頭一個,她就是印度的皇族后裔——努爾·艾娜雅特·汗。戰(zhàn)場不能當兒戲,必須要時刻保持著警惕的心,并且要牢記上級下發(fā)給自己的任務和暗號,如果有個什么閃失,不僅僅會導致自己喪命,還會連累了自己的伙伴。
努爾雖然是印度皇族的人,卻從小在法國長大,因為戰(zhàn)爭的緣故,努爾的整個家族都無法回到家鄉(xiāng)。因此,努爾從小就精通法語,并且對法國的地理環(huán)境相當熟悉,加上她天生擁有一張清秀的臉龐,于是就被英國政府招去當特工。但這份工作是真的不適合努爾,從培訓她的時候就能夠看得出來了。
當時培訓新特工的過程中,努爾的反應總是比其他人慢一步,并且還沒有什么耐心,每次考試的時候,她的成績都非常差,因此上級給她貼上的標簽就是“腦子不好使”、“笨拙”、“容易激動”、“不善于保護自己”等等。竟然努爾這么不適合當間諜,為什么還被選上來了呢?
主要還是因為英國電臺遭到了嚴重的損失,導致發(fā)報員的人數(shù)少得可憐,所以英國在選特工時根本沒有什么可挑選的余地,至少努爾還有美貌這一優(yōu)點,可以去誘取情報。所以,盡管努爾的成績非常差,她還是被安排執(zhí)行任務了。上級給她下發(fā)的第一項任務,是將手中的德軍駐防圖傳到盟軍手里,但畢竟這是努爾第一次執(zhí)行任務,因為緊張過度使她的腦子一片空白,竟然忘記了對接暗號。
緊急情況下,努爾直接把地圖展開,每路過一個人,她就把地圖放在路人眼前進行試探,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幸運的碰到對接人。但是她這樣奇怪的舉動一下子引來了許多路人的圍觀,幸運的是當時圍觀的人群中沒有敵方在場,盟軍派來的接頭人及時趕到了。而為了不引起懷疑,接頭人把自己裝作是精神病院的看護人,然后將努爾帶到了偏僻的地方進行對接,仔細想想這個過程就讓人背后發(fā)涼。
后來在執(zhí)行任務中,努爾都是依舊非常粗心,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條神經”,這份特工工作壓根就不適合她做,可她卻每次都能僥幸完成任務,并且活著回來。這樣笨拙的女人不僅完成了任務,還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從而遭到同行女特工們的嫉妒,于是有人便把努爾出賣了。
努爾遭人出賣后,被敵人抓進監(jiān)獄,進行了嚴刑拷問,但努爾始終不肯向敵人說出自己組織的情報。于是她又被輾轉多地進行拷問,依舊是無果,最終在1944年,努爾在敵軍營被槍殺而死。雖然努爾工作是馬虎了些,但她也是迫不得已才被選為特工的,當選為特工后也愿意做出努力。最后努爾經歷了一系列的皮肉之苦,自始至終都沒有透露過半個字的信息,這樣的職業(yè)精神也是讓人感到無比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