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西漢時期司馬遷編撰的歷史經典,其對于后世的文學和史學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妒酚洝分幸簧刈x的10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便受用終身。
1. 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項羽這個人嫉賢妒能,有功勞的人,他便會殘害,賢能的人他便長生懷疑。對品德、能力比自己強的心懷怨恨。
2. 秦,形勝之國……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出自《史記·高祖本記》。秦國,是在地形上占優(yōu)勢的國家,其所處的位置就像是在高屋頂上倒瓶子里的水。高屋建瓴是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
3. 運籌于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出自《史記·留侯世家》。能夠在軍營中謀劃,坐鎮(zhèn)指揮千里之外的戰(zhàn)局,這邊是張良的功勞所在。
4. 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yè),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物價低廉的時候,便買進貨物;貨物昂貴的時候,便將手中的貨物都銷售出去,各自忙碌著自己的事業(yè),樂于從事自己的工作,這就像是水往低處流,沒有什么休止。
5. 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貨有余。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如果商人多了,產出的糧食便不會充足,而貨物卻會有剩余。這句話指出了,要將商業(yè)和農業(yè)平衡發(fā)展。
6. 滿而不損則溢,盈而不持則傾。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禮書》。水滿了如果不去減少一些,便會流出來,如果不講容器扶正,便會傾倒。這句話是說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所節(jié)制,否則,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fā)展。
7.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人們都以著自己的才能來做事情,竭盡自身的全部力量,以此來滿足自身的愿望。
8.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天下熙熙的人們,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天下攘攘的人們,都是為了利益而往來。
9. 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桴鼓之急,則忘其身。
出自《史記·駟馬穰苴列傳》。在接受任命的時候,就要忘了自己的家庭。嚴明軍隊紀律的時候,就要忘記親屬關系,在擊鼓作戰(zhàn)的時候,就不要顧念自身的生命。
10. 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將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將個人的恩怨放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