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我們討論的主題是皇帝及王爺女兒們的稱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成為公主是每一個女生的夢想。古裝劇中,也是這個公主、那個格格的。不過,關于皇帝女兒、王爺女兒有很多的稱謂,包括公主、郡主、翁主、縣主、室主、格格等。
公主、郡主、翁主、縣主、室主、格格等,到底哪些是皇帝女兒,哪些是王爺女兒?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又有啥區(qū)分?【歷史深處】這一期和大家深入解讀。
圖1、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公主
(一)公主的來源,隋以前的皇帝、王爺女兒稱謂
“公主”這個詞來自于西周。西周是分封制,最高的是周天子——稱王,之后公侯伯子男若干個等級。周天子下嫁女兒給諸侯,同為姬姓的公爵給女兒主持婚禮,后逐漸成了周天子女兒的代稱。公主,最初的意思是公爵主持婚禮。由于周天子姓“姬”,所有周天子的女兒也被稱為“王姬”。
到東周的時候,周天子的女兒仍成為王姬,而公主成了諸侯王女兒的代稱。
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誕生了一個新的物種——皇帝。皇帝的女兒該怎么稱呼,秦時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到西漢初年,基本確定了皇帝的女兒為公主,諸王的女兒為翁主。在西漢一朝,皇帝的女兒,一般都會在公主之前加一個封號,比如漢景帝女兒陽信公主。但如果女兒嫁人了之后,這個封號就會變成丈夫的封號,陽信公主嫁平陽侯曹時后又稱平陽公主。
王莽改制的時候,曾改稱“公主”為“室主”。
東漢之后,翁主的稱呼就沒有了。所有皇帝、封王的女兒都被稱為公主。但有級別上的差異,皇帝的女兒一般被封為縣公主(縣主的來歷),有少數(shù)的被封為郡公主(郡主的來歷);而王爺?shù)呐畠和ǔ1环鉃?strong>“鄉(xiāng)公主”(鄉(xiāng)主的來歷)或“亭公主”。
圖2、與公主等級對應的郡縣制
東漢以后,三國、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都是如此,皇帝的女兒、諸王的女兒都成為公主,只是級別不同,有郡、縣、鄉(xiāng)等差異。
(二)唐之后的皇帝、王爺女兒的稱謂
到唐的時候,在公主的稱謂上有了一個大的區(qū)分,誕生了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郡主、縣主這樣獨立的稱呼。其中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親王女封縣主。
圖2、瑯琊榜中的長公主
之后漢人政權(quán)唐、宋、明,公主的劃分基本都在這個大框架內(nèi):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只是郡主有所變化,王爺?shù)呐畠阂话惴Q郡主。
女真人建立的金,皇帝的女兒稱縣公主,王爺?shù)呐畠悍Q縣主,二者中間差一個字。蒙古人建立的元,皇帝的女兒、王爺?shù)呐畠憾汲蔀楣鳌?/p>
圖3、晚清的格格
大清建立后,王爺?shù)呐畠河辛艘粋€全新的稱呼“格格”。格格,滿語意為小姐。其實在滿清入關之前,皇帝的女兒和王爺?shù)呐畠憾挤Q格格?;侍珮O的時候,改皇帝的女兒為公主。而親王的女兒格格,封為五個等級: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xiāng)君,其中郡主為最高等級。
(四)一句話總結(jié)
公主,在大部分時候都是皇帝女兒的稱謂,但在不少朝代王爺?shù)呐畠阂脖环Q為公主。如東漢、魏晉南北朝、隋,雖都稱公主,但有郡、縣、鄉(xiāng)、亭的級別差異。元時,王爺?shù)呐畠阂卜Q公主。
翁主,只在西漢的時候有,專指封王的女兒。
郡主,源自于“郡公主”的縮寫,在東漢、魏晉南北朝、隋等朝代是公主的最高等級。唐,郡主專指皇太子的女兒。唐之后,郡主指王爺?shù)呐畠?。清,郡主指最高一等級的親王的女兒。
圖4、郡主在歷朝所指代的人
縣主,源自于“縣公主”的縮寫,在東漢、魏晉南北朝、隋等朝代是公主的低于郡公主的等級。之后消失,女真人建立金,縣公主指皇帝的女兒,縣主指王爺?shù)呐畠骸?/p>
室主,僅僅在王莽改制的時候出現(xiàn),指皇帝的女兒。
格格,滿清特有的稱呼,是王爺女兒的統(tǒng)稱,封五個等級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xiāng)君。
唐以后,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