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紅樓夢》最后40回的手稿丟失了,關于許多主要人物的命運和結局,幾百年來一直是在讓人不停地猜測當中。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關系著賈府興衰的賈元春,賈元春的封妃是讓賈府短暫興盛的大事,而賈元春的死亡也最終導致了賈府的敗落。
那么,賈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呢?這在第五回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看到的判詞和聽到的曲子中有明確的答案。
關于元春的圖畫和判詞是這樣的:
遂又往后看時,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放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在深宮里待了二十年,看清了皇宮里的真相和冷酷,從曾經的受寵到最后的備受冷落,只有盛開的石榴花一直鮮艷地照亮著寂寞的宮闈。元春生在正月,因此是初春,但是初春的景色再美好,最終也要被接下來更美麗的春色所取代,預示著元春的失寵。
而對于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在《紅樓夢》十二只曲中也有明確的暗示,元春的曲子是《恨無?!贰?/p>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這首曲專門寫賈元春的曲子,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什么是瞬間的富貴榮華,體現了從榮華的高峰掉落到苦難之中的落差感。元春被封為貴妃,因此是“榮華好”,但是這榮華是非常短暫的,很快人生的無常就降臨到了元春的身上,也降臨到了賈府的身上,曾經再多的富貴,也只能眼睜睜地拋棄。
常年累月居住在深宮里面,想要見父母,卻只能是空望著家鄉(xiāng),感嘆著路遠山高。從省親的生離之后,元春就再也沒有跟爹娘見過面,而只有死后,才能在夢里告訴父母,我已經命入黃泉,死在了殘酷的宮廷斗爭中,勸爹娘要早一點看透世事,退步抽身。
“蕩悠悠,芳魂消耗?!边@一句既是形容元春的魂魄在飄蕩,也是寫出了元春很可能是像楊貴妃一樣被賜白綾上吊自盡,這也很符合“蕩悠悠”三個字所形容的場景。
除了判詞,在元春省親時所點的一出戲《乞巧》,脂硯齋批語是伏元妃之死,而《乞巧》講的就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楊貴妃最終就是因為士兵逼迫唐玄宗讓她自縊而死的。
《乞巧》出自明代洪昇的《長生殿》,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在七月七日七夕節(jié)這天,深夜祭拜牛郎織女二星,許下至死不渝的愛情誓言,就是白居易所寫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但是剛許下了愛情誓言不久,李隆基就在馬嵬坡被逼賜死楊玉環(huán),一條白綾結束了楊玉環(huán)性命,楊玉環(huán)的下場是非常凄慘的。而這一出戲正是象征了元春的命運,從曾經的受寵,連帶著賈府一起繁榮,到最后的被逼上吊自盡。
《乞巧》這出戲里的楊貴妃乞巧,是因為擔心“妾蒙陛下寵眷,六宮無比。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頭之嘆!”在皇宮里如履薄冰的元春,處境比楊貴妃更為艱險,更加擔心被皇帝所拋棄,但最終還是迎來了與楊貴妃一樣的凄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