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難得,此身難得。人世走一遭,只圖看個究竟,活個明白。歡迎來到依典文化,讀到葉燮《原詩》當時直讓我振聾發(fā)聵,在詩話詞話方面,葉燮的《原詩》所展現(xiàn)的一等一的功力,至今依然覺得無出其右。學問可以做得如此精深,算是長見識了?!按蠓踩藷o才,則心思不出;無膽,則筆墨畏縮;無識,則不能取舍;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
今天理一理,我怎么會接觸到葉燮《原詩》,說起來也有些年頭了。高中那會開始比較多地接觸課外書籍,內(nèi)心對現(xiàn)實的一些東西隱隱有一些抗拒,那會兒自己跟自己的較勁、折騰比較厲害,然后睡眠有些不好,有時連續(xù)半個多月沒睡一個好覺,相當不好受。后來自己回想,那會自己應該有點神經(jīng)衰弱。
那會沒看醫(yī)生、沒吃藥,靠自己自我調(diào)節(jié),生生熬過來了。后來這種連續(xù)半個月以上睡眠不好的,只在剛出社會頭一年,換工作的過渡期有過一回。
都說青春的回憶挺美好,可我的青春卻不那么美好,高中那會確實比較痛苦,通過看書,可以消解或轉移一些這方面苦惱。當時還經(jīng)常拿尼采“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力”忽悠自己。
那會開始也開始接觸禪師的故事,也看一些詩詞,后來上網(wǎng)聊QQ,那時候有QQ聊天室,發(fā)現(xiàn)有個對聯(lián)雅座,看他們對對聯(lián),看著看著,自己也想玩玩對聯(lián)。自此玩上對聯(lián)了。玩對聯(lián),對詩詞,一些典故,中國歷史等就都要延伸開去接觸了解,梳理積累。
從QQ聊天室到QQ對聯(lián)群,再到對聯(lián)論壇,2005年到08-09年,那幾年感覺玩對聯(lián)有點火爆。這么些年過去,目前還有印象的已經(jīng)不多了:聯(lián)都論壇,還有一位網(wǎng)名“飛揚跋扈”專玩機巧聯(lián),他搞了個論壇,名稱也挺應機巧聯(lián)的,好像叫“巧奪天工”。
什么是機巧聯(lián),通過漢字的多音多義,借由轉類、鑲嵌、照應、雙關等技巧,完成聯(lián)意。
比如出句“楓葉走紅秋上火”,運用擬人,鑲嵌流行詞“走紅”“上火”,紅、火又相照應。對句“云霞出彩日發(fā)燒”,彩霞轉成云霞出彩,“出彩”“發(fā)燒”;對句“牛郎趕場鵲搭臺”,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趕場”“搭臺”,關系緊湊,聯(lián)意自然。
再比如:
出句:魚雁傳書,流言飛語;
對句:龍虎結義,海誓山盟。
出句“魚”引出“流”,“雁”引出“飛”,“傳書”引出“言、語”;對句“龍”引出“?!保盎ⅰ币觥吧健?,“結義”引出“盟、誓”,對得十分工整。
再發(fā)幾個機巧聯(lián),大家品品:
無常布告,全篇鬼話;
達摩說法,一派胡言。
古代稱西域人為“胡人”,稱天竺和尚為“胡僧”。
地震,傾國傾城;
刀鋒,利人利己。
離騷之悲,凄楚;
安史之亂,荒唐。
“凄楚”“荒唐”都是雙關,楚人屈原寫的離騷,凄涼、悲苦。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唐僧本為浪蕩子;
列子乃是風流人。
注:唐僧小名江流兒,“江流”轉類“浪蕩”,“兒”對“子”。
《莊子》里有這么一句:列子御風而行。對得工整,貼切。
學究全力輔梁山,用心良苦;
阿瞞一生征天下,操勞過度。
上聯(lián)嵌“吳用”,吳學究,用心良苦的“用”,借指吳用;
下聯(lián)嵌“曹操”,曹阿瞞,操勞過度的“操”,借指曹操。
將帥不見面,豈(棋)有此理;
兵卒難退身,義(弈)無反顧。
上聯(lián):秦“窮”賣馬;
下聯(lián):蘇“侮”牧羊。
上聯(lián):孫策為王,吳起;
下聯(lián):曹丕稱帝,魏延。
上聯(lián):刻舟求劍,時遷也;
下聯(lián):鑿壁借光,孔明乎。
大家可以咂摸咂摸上面這些詼諧聯(lián),機巧聯(lián)。扯得有點遠了,我們拉回來,因為玩對聯(lián),少不得多讀詩詞,在圖書館借詩詞類書籍時,就看到了詩話、詞話這一類書籍,然后便把當時能借到的詩話、詞話的書籍都看了。直到今天印象最深的,不是諸如劉勰(xié)的《文心雕龍》,不是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不是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
直到今天還讓我念念不忘的是,清代葉燮的《原詩》,薄薄的一小本,內(nèi)力極其深厚。在里邊你能感受到很豐富的意趣,甚至他在品詩詞中,玩出佛學禪理的感覺。
大約才、識、膽、力,四者交相為濟。茍一有所歉,則不可登作者之壇。四者無緩急,而要在先之以識:使無識,則三者俱無所托。【無識而有膽,則為妄、為鹵莽、為無知,其言背理、叛道,蔑如也。無識而有才,雖議論縱橫,思致?lián)]霍,而是非淆亂,黑白顛倒,才反為累矣。無識而有力,則堅僻、妄誕之辭,足以誤人而惑世,為害甚烈】。若在騷壇,均為風雅之罪人。惟有識,則能知所從、知所奮、知所決,而后才與膽力,皆確然有以自信;舉世非之,舉世譽之,而不為其所搖。
扯得有點多了,我們下期再展開聊葉燮的《原詩》吧!
今天就聊到這。
【依典文化,每天智慧一點:有章可循,有典可依,有點可疑】。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