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祠
于謙祠,又稱“旌功祠”,位于三臺山麓?,F(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八年(1869)重建舊跡,經(jīng)修繕整治后,于1998年于謙誕生600周年之際對外正式開放。該祠由前殿、正殿、后殿、祈夢殿及南北廂房組成,內(nèi)陳列于謙塑像、生平事跡、大型浮雕、鎮(zhèn)河鐵犀牛等。
于謙祠牌坊(一)
砥柱中流,獨挽朱明殘祚;
廟容永奐,長贏史筆芳名。
(舊聯(lián),言恭達書)
【解析】砥柱中流:一作“中流砥柱”,指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用以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huán)境中起支柱作用。語出《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敝烀鳎褐该鞒?。明朝皇帝姓朱,故稱。殘祚:殘留的王朝。祚,皇位。奐:盛大而鮮明的樣子。
于謙祠牌坊(二)
于謙祠牌坊(二)
賴社稷之靈,國已有君,自分一腔拋熱血;
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獨留清白在人間。
(舊聯(lián),錢茂生書)
【解析】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時君主都祭祀社稷,后來就用社稷代表國家。靈:威靈;福氣,福分。君:君王,此指當時被于謙擁立的明景帝。自分:自料,自以為。股肱之力:股肱,大腿和胳膊,引申為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盡全力。獨留清白在人間是出自于謙《石灰吟》詩:“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祠牌坊(三)
于謙祠牌坊(三)
赤手挽銀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白骨,我來何處哭英雄。
(舊聯(lián),鄔西濠書)
【解析】赤手挽銀河:比喻于謙在“土木之變”后的危難時刻擁立新君、保衛(wèi)京師、擊敗瓦剌、挽救明王朝的歷史功績。赤手:空手,徒手。大名垂宇宙:借用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詩中“諸葛大名垂宇宙”之句。上聯(lián)歌頌英雄的豐功偉績,下聯(lián)抒發(fā)英雄被冤殺的無限感慨。
于忠肅公祠
于忠肅公祠
兩袖清風昭萬世;
一輪明月耀三臺。
(胡澍沛撰,祝遂之書)
【解析】于謙平反昭雪后,追謚忠肅,故尊稱為于忠肅公。兩袖清風:古時人們總是把錢物放在袖中,袖子里除了清風,什么也沒有,說明為官清廉。此語初見于元魏初、陳基詩中。于謙河南任上有事進京,別人勸他帶點土特產(chǎn)送給上司,他不以為然;為表明心跡,特地寫了一首《入京》詩:“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昭:昭示,明白地告訴。于謙兩袖清風的美德昭示千秋萬代,這就像一輪明月,光輝照亮了三臺山——于謙安葬的地方。
丹心抗節(jié)(一)
一力尊金甌,以社稷為重;
三臺埋碧血,于湖山有光。
(俞樾撰,張海書)
【解析】金甌:比喻國土。碧血:忠臣烈士之血。聯(lián)語說要把國家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全力維護國土完整;三臺山掩埋的忠烈志士,他灑血給西湖山水增添了光彩。
丹心抗節(jié)(二)
千古痛錢塘,并楚國孤臣,白馬江邊,怒卷千堆雪浪;
兩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陽亭里,心傷兩地風波。
(楊鶴撰,劉江書)
【解析】楚國孤臣:指伍子胥,春秋時吳國大夫,名員,字子胥。伍子胥幫吳王奪取王位,因功封于申,稱申胥。吳王夫差時,勸吳王拒絕越國求和,被吳王賜劍自刎,尸體被投錢塘江。上聯(lián)“千古痛”即指此事。一個“怒”字,點明伍子胥心中的憤怒,從“卷千堆雪浪”里可見。下聯(lián)即指于謙和岳飛父子含冤之事,令所有家國忠誠之士都傷心欲絕。此聯(lián)可見于張岱《西湖夢尋》卷四《于墳》, 然“雪浪”作“夜雪”,“心傷”作“傷心”。
丹心抗節(jié)(三)
丹心抗節(jié)(三)
國家正賴公耳,排眾定朝班,厲聲定守議,改容定奉迎,當時何敢言功,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上皇終不快也,徐珵請棄市,吾豫請連誅,白琦請謗罪,事后實憐其枉,復(fù)璽書袍錠賜崇祠。
(李翰章撰,沈鵬書)
【解析】國家正賴公耳:用《明史·于謙傳》中成句。公,指于謙。排眾:“力排眾議”的縮語,竭力排除各種議論,使自己的意見占上風的意思。朝班:古代群臣朝見帝王時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守議:防守的意見。指當時于謙所倡議的防守北京、抵抗蒙古瓦剌軍隊的意見。改容:改變儀容,動容。奉迎:指當時于謙倡議奉迎被蒙古瓦剌軍隊擄去的明英宗回京。上皇:指明英宗。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中被瓦剌俘虜,其弟郕王朱祁鈺登基稱帝,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改元景泰。徐珵:字元玉,號天全,吳縣(今蘇州)人,后改名為徐有貞。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明英宗于土木堡被俘,此人建議南遷,遭于謙斥責,懷恨在心。奪門之變后,借故害死于謙。吾豫請連誅、白琦請謗罪:于謙在奪門之變中被殺后,遂溪的教諭吾豫說于謙的罪應(yīng)該滅族,于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yīng)該處死。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國公布。璽書:古代以泥封加印的文書。秦以后專指皇帝的詔書。袍錠:袍服和銀錠,古代皇帝賜臣下之物。崇祠:崇偉的祠廟。
丹心抗節(jié)(四)
宋室無謀,歲輸虜數(shù)萬幣,和議既成,安得兩宮歸朔漠;
漢家斗智,幸分我一杯羹,挾求非計,不勞三寸返新豐。
(張岱撰,馬世曉書)
【解析】宋室:指南宋皇室。安得:豈可。兩宮:指靖康元年(1126),北宋滅亡后,被金軍擄去的宋徽宗、宋欽宗二帝。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帶,有時也泛指北方。幸分我一杯羹:羹,肉汁。這是楚、漢相爭時,劉邦答項羽的話。比喻從別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語出《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挾求:通過要挾以求取。非計:非良策,失策。三寸:指舌頭。新豐:地名。漢高祖定都關(guān)中,其父太上皇居長安宮中,思鄉(xiāng)心切,郁郁不樂。高祖于是依故鄉(xiāng)豐邑的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驪邑,并遷來豐民,改稱新豐。此指故土。
墓道牌坊(一)
墓道牌坊(一)
血不曾冷;
風孰與高。
(佚名撰,陳振濂書)
【解析】風:風骨,風標,氣節(jié)。聯(lián)語贊頌所書對象熱血在胸,從未冷卻;他的風骨高標,氣節(jié)高峻,沒有人能與之相比。
墓道牌坊(二)
遠望岳墳,千古并推兩少保;
近鄰花港,一抔永鎮(zhèn)三臺山。
(楊昌濬撰,魏啟后書)
【解析】兩少保:指于謙和岳飛。聯(lián)語說遠遠地望著那岳墳,歷史越千年,當推舉像岳飛和于謙這樣的忠誠之士;近靠花港的一抔黃土(指掩埋于謙的地方),永遠鎮(zhèn)守在三臺山。
萬古流芳
百世式忠貞,明代元勛推杰士;
三臺拜祠墓,岳家廟貌共靈長。
(李衛(wèi)撰,林鵬書)
【解析】式:示范,作為榜樣。元勛:有極大功績的人。三臺:指于謙祠墓所在的杭州三臺山麓, 西湖烏龜潭畔。岳家:指岳飛。廟貌:廟宇及神像稱廟貌?!对娊?jīng)·周頌·清廟》序鄭玄箋:“廟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見,但以生時之居,立宮室象貌為之耳。”靈長:廣遠綿長。晉袁宏《后漢紀·獻帝紀一》:“夫天地靈長,不能無否泰之變;父子自然,不能無夭絕之異?!?/span>
祈夢殿
祈夢殿
問汝何來,欲圓何夢;
循吾所歷,必應(yīng)所求。
(余元錢撰,童衍方書)
【解析】聯(lián)語問你是從什么地方來的,想圓什么樣的夢;只要遵循我們說的去做,必定能使你有求必應(yīng)。
閑亭
閑亭
清風來六面;
明月轉(zhuǎn)三臺。
(余元錢撰,趙雁君書)
【解析】聯(lián)意謂:清風來自四面八方,明月正映照在三臺山,因為三臺掩埋著忠臣于謙。聯(lián)語通俗易懂,平淡中見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