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椎病怎么推拿
1.1、第一個穴位為“風池穴”,位于后腦枕部,用拇指按在后發(fā)際頸椎旁兩條大筋外緣凹陷處尋得此穴位,輕柔按壓,用拇指尖或拇指中部,由輕至重按下,或按下穴位,揉按用力再放松,如此反復進行。
1.2、第二個穴位是“中渚穴”用拇指尖輕按下,輕輕用力按壓肌肉10下后放松,連做10次,最好不要按多于15分鐘。
1.3、最后亦可做一些阻力訓練,如頸部可往左兩邊旋轉60度,當轉至一半時,可用另一邊的手阻礙頸部擺動,目的是讓它產生一種阻力感,以增加效果,做這個擺動維持10下,再放松,同一方向再做5次,再做對側,每次應不多于15至20分鐘。
2、脊髓型頸椎病推拿治療的方法
2.1、患者正坐,醫(yī)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風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絡,使頸肩部痙攣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此法于頸肩部,以斜方肌為重點,施法3~5 分鐘后,醫(yī)者一手扶頭頂,一手施法于頸胸椎部,在施的同時,配合頸椎屈伸被動運動3 ~5次。接著頸及患側肩部,配合頸椎側屈被動運動3~5次。
2.2、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風池、風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絡,進一步緩解痙攣的肌肉,能經通絡而行氣血,使頸肩部僵硬痙攣的肌肉逐漸趨于柔軟。
2.3、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頜,手掌環(huán)抱其頭部向上牽引,利用患者的體重對抗,使椎間隙增寬,椎間孔擴大。
2.4、坐位,醫(yī)者一手扶住頭頂,一手托住患者下頜作抱球勢,徐徐搖動頸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頸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聽到彈響聲。本法功能為滑利關節(jié),整復錯縫,扳法拉開椎間隙,突發(fā)性動作可糾正后關節(jié)錯縫,緩解和消除臨床癥狀。
3、頸椎變直自我矯正
3.1、關節(jié)重建
把手抓住一個小毛巾,然后放在頸部中間,雙手輕輕往前拉,讓頸部感到一絲壓力,慢慢仰頭,仰頭到極限位置,然后慢慢低下頭來回到正常位置,反復這個動作(注意動作要慢),連續(xù)做1分鐘為1組,休息一小會,然后再做一組,總共做2分鐘,除了康復鍛煉之外還需要配合馬老師推薦的中藥膏藥貼可以徹底治愈頸椎病,需要的可以加本文作者。
3.2、肌肉放松
身體坐直,放松,然后找到鎖骨的位置,在鎖骨偏上的位置,用手按進去,這時會感到酸痛感,左右區(qū)域各按壓1分鐘。
3.3、肌肉拉伸
牙齒輕微咬合住,然后把頭仰到極限,保持這個位置,再把頭歪向一邊,這時你會感覺到脖子的側面有拉伸感,保持30秒,每邊各做4組。
1、頸椎病發(fā)作期間不宜運動,尤其是頸椎后仰運動。
2、睡覺的時候,頸部要在枕頭之上,不要懸著,這樣會加大頸椎的負擔,一般枕頭中間的高度是12~16cm比較符合人體生理規(guī)律。
3、習慣側著睡覺的人,枕頭的高度要和肩一般高。
4、患者頸椎病的人不要躺在床上的時候看書,即使頸椎正常,躺在床上看書也會對頸椎、對視力造成壞影響。
5、頸椎病患者,躺在床上的時候,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的上方,容易拉伸到肩部、頸部的肌肉。
6、頸椎病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如洗臉、喝水、刷牙的時候,不要讓頸部過于拉伸或過于彎曲。
7、頸椎病患者不能做肩部、頸部幅度過大的勞動,比如擦玻璃等。
1、頸椎病可以引起頭,頸,肩,背,手臂酸痛,頸脖子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酸痛可放射至頭枕部和上肢,有的伴有頭暈,房屋旋轉,重者伴有惡心嘔吐,臥床不起,少數可有眩暈,猝倒。有的一側面部發(fā)熱,有時出汗異常。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
2、有少數人出現(xiàn)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也有吞咽困難,發(fā)音困難等癥狀。如果病久治不愈,會引起心理傷害,產生失眠,煩躁,發(fā)怒,焦慮,憂郁等癥狀。
3、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xiàn)頭暈,頭痛,視力模糊,兩眼發(fā)脹,發(fā)干,兩眼張不開,耳鳴,耳堵,平衡失調,心動過速,心慌,胸部緊朿感,有的甚至出現(xiàn)胃腸脹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