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上海公共汽車宣傳廣告。公交汽車之優(yōu)點:一、座位舒適;二、行駛穩(wěn)快;三、上下便利;四、車資低廉;五、光線充足;六、布置清潔。各路價目表每期在本報原地位披露,閱者注意。
2:上海的第一輛有軌電車由英國倫敦海運而來,在上海碼頭卸下。
3:1907年,南京路上開始鋪設有軌電車軌道。
4:1908年,英商聘白爾電車公司試行有軌電車期間的招貼畫,希望上海市民都來乘坐有軌電車。有軌電車開行在即,連日在愛文義路裝配機器,由東首卡德路開至靜安寺路,先行試演,穩(wěn)速異常。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初三(1908年3月5日)清晨英商第一條有軌電車1路通車營業(yè)。線路自靜安寺沿愚園路、赫德路(常德路)、愛文義路(北京西路)、卡德路(石門二路)、靜安寺路(南京西路)、南京路(南京東路)至外灘上??倳?廣東路外灘)。線長6.04公里。
5:上海電車公司(英商)第一輛有軌電車被裝飾得五彩繽紛,當時還免費乘坐,發(fā)小禮品。
6:1908年,英商上海電車公司中外雇員合影,紀念上海第一輛有軌電車開通。
7:1914年,由英商上海電車公司首先采用的無軌電車首先出現(xiàn)于上海街頭。當時公共租界與法租界南北分割而治(以洋涇浜為界),公共交通的干線幾乎都是東西向的,南北向路程被二租界分割,致有軌電車線路開通受限,而發(fā)展無軌電車線路則相對有利。無軌電車在狹窄路段會車時可靠邊避讓,運行中較有軌電車靈活,改線調整時因無需鋪軌而較為方便,建設投資也較少。因此,英電于1914年11月15日,在公共租界石路(福建中路)上,首辟一條1.10公里長的14路線路,南起鄭家木橋,北至老閘橋南堍(福建中路北京東路),全程只有兩站,中途設南京路站(南京東路)。通車時,《時報》作現(xiàn)場描述:“人們感到好奇,道傍佇立而觀者,殊為擁擠?!?/span>
8:1914年,在福建路(今福建中路)鄭家木橋街口(今福建南路)建造轉向盤臺。無軌電車不能掉頭,通行到終點站后,先駛上該臺,然后用人力推動轉臺轉向。
9:1915年,上海無軌電車(《東方雜志》1915年第12卷第4期8頁)。
10:上海第一家創(chuàng)辦市內公共汽車事業(yè)是華商公利汽車公司,于民國11年8月開辟線路。此后,閘北與滬南地區(qū)也出現(xiàn)華商公共汽車公司。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