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嗽
散
加味治療諸般咳嗽
組方
桔梗 荊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陳皮 甘草
用法
水煎服
方歌
陳前百菀桔甘荊
功用
止嗽化痰兼解表邪(諸般咳嗽)
臨床表現(xiàn)
為咳嗽頻作,或有陣發(fā)性痙咳,喉癢、有痰或無痰,惡風發(fā)熱不顯。
治療方法
以止嗽散(紫菀、百部、桔梗、荊芥、白前、甘草、陳皮)加杏仁、仙鶴草為基本方。
風寒加蘇葉、生姜;
風熱加桑葉、連翹、薄荷;
風燥加沙參、玉竹、枇杷葉;
風痰加膽南星、天竺黃、冬瓜仁;
濕盛加半夏、茯苓、橘紅;
肺虛加太子參、百合;
腎虛加仙茅、核桃肉;
胸痛加郁金、枳殼、旋覆花。
肺主氣,司呼吸,為五臟六腑之華蓋?!夺t(yī)學心悟》曰:“蓋肺體屬金,畏火者也,過熱則咳;金性剛燥惡冷者也,過寒亦咳。且肺為嬌臟,攻擊之劑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則邪氣留連而不解?!?br>
肺體屬金,畏火者也,遇熱則咳,用紫菀、百部以清熱,金性剛燥惡冷者也;遇寒則咳,用白前、陳皮以治寒,且肺為嬌臟外主皮毛,即惡寒又惡熱,邪氣流連不解故用荊芥以解表。肺竅在鼻不開則咳,用桔梗以開鼻竅。
止嗽散即出自清代程國彭《醫(yī)學心悟·第三卷:咳嗽門》。方中紫菀、百部味苦甘,其性微溫而不熱,潤而不寒,皆可理肺止咳而為主藥。白前祛痰止咳、桔梗升提肺氣,共為輔藥。荊芥祛風解表、通竅利咽為佐藥,陳皮、甘草和中緩急止咳為使藥?!夺t(yī)學心悟》謂之曰:“諸藥合用,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
今加入杏仁降氣止咳平喘,配桔梗一升一降,以恢復肺氣的肅降與宣通功能而使咳嗽能止?!侗静輳男隆吩唬骸靶尤剩量喔蕼囟?,有小毒,瀉肺降氣,行痰解肌,除風散寒,利胸膈氣逆,通大腸氣閉。”一般用量為3~10g。仙鶴草既可宣肺驅邪,又可止血寧絡,曾有報道治療劇咳、痙咳效果明顯。仙鶴草又能收斂肺氣,使其不因久咳而耗散,對久咳虛咳亦堪稱良藥。一般用量為30~50g水煎服。民間也有用仙鶴草0.5~1兩煎服,每日1劑,連服5~7天,對流感傷寒型的鉤端螺旋體病有一定預防作用。以上二藥加入止嗽散中,增強了宣肺化痰、理氣止咳之功,再隨癥予以加減,更能切中病源、標本兼治,而咳嗽速除。
哲眼看中醫(yī)
匹夫結志, 固若磐石
采山飲河, 縱情游閑
陶冶情操, 非求祿位
不貪天下, 安然無懼
求醫(yī)之道, 本心為善
淡泊自在, 醫(yī)道宗源
微信號:醫(yī)道宗源 xiayu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