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對說謊與誠實的認知發(fā)展
孩子在2~3歲時,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fā)育都不成熟,還不能看出自己的言行之間有什么直接關系。對他們來說,行為遠比語言重要,而語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含義的。
一般來說,從4歲起孩子們開始明白,故意說謊而誤導別人是不對的。事實上,這時候或稍大一點的孩子對事實的崇拜幾乎達到狂熱的程度,如果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或朋友說謊騙自己,他們會非常憤怒。一句特別的話,其真實與否遠比說話者的意圖要重要得多。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孩子的情商也相應提高,而誠實的性格卻不然。5歲時92%的孩子認為說謊永遠不對,75%的人說自己從未說過謊。到11歲時,只有28%的人認為說謊永遠不對,沒有人宣稱自己從未說過謊。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逐漸開始區(qū)分謊言的類型和輕重程度。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是最壞的,比如"我丟了鐘表,所以上午沒法不遲到"等等。為了不傷害某人的感情而說謊就不那么壞,比如"我喜歡你的新衣服,它使你看上去更漂亮"等。而為了幫助別人而說的利他主義的謊言,已經被看做是可以原諒的、高尚的,比如"紅紅把身上弄臟了,是我的責任。是我讓他走那條很泥濘的街道的,我以為那是條捷徑。"
二、孩子說謊的原因
家長要善于分析孩子說謊的原因。關于孩子說謊的原因,許多心理學家都給出了答案。
1、幼兒說謊一般的原因是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讓同伴羨慕。他們的此時的說謊往往帶有明顯的幻想成分。比如說,他的玩具手槍有房子那么大!
2、少年是為了免受懲罰說謊更多是為了保護隱私 、考驗權威、避免受窘。大多數爸爸媽媽認為,孩子主要是因為不知道撒謊的嚴重后果才說謊的。事實上,孩子說謊有時是因為說了真話反而會受到懲罰。
3、出于無奈。許多爸爸媽媽可能無法想象,孩子撒謊有時是因為爸爸媽媽逼的。
比如,非要孩子說究竟是最喜歡姥姥還是奶奶。那么聰明的孩子就會當著爸爸和當著媽媽說不同的話。爸爸媽媽應該知道孩子也有沉默的權利。許多成年人在處理一些棘手的問題時,經常保持沉默。如果非要逼孩子說出真相,孩子就只能說謊了。鑒于這種情況,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緩沖,等大家都心平氣和了,再讓孩子主動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
4、為了討爸爸媽媽歡心。著名發(fā)展心理學家皮亞杰博士發(fā)現(xiàn),4歲以下的孩子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確的標準,通常是看爸爸媽媽臉上的表情。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他們最本能的反應就是不承認自己所做過的錯事。
三、家長對待孩子說謊的方法
1、不要過分渲染孩子的不良行為、
無論孩子處于什么原因撒謊,家長都要從正面給孩子糾正,告訴孩子思考、語言和行為的方法,而不要把孩子當成撒謊成性的孩子,給他貼上“你是不誠實的,不可信任的孩子!”的負面標簽。
2、對于幼兒幻想出來的謊言家長要給予澄清
孩子的想象轉化成謊言,有時僅一步之遙,這就需要做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比如,孩子們比誰的玩具多,玩具好的時候,往往會無限地夸大其詞這時候,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看看他的這些玩具,沒有那么多,那么好。
在面對愛幻想的孩子時,爸爸媽媽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爸爸媽媽既不應阻止孩子發(fā)揮他的想象力,又要幫助孩子分辨什么是現(xiàn)實、什么是幻想。孩子擁有想象力是天性,但如果爸爸媽媽對其想象力一味地贊許,就有可能使其發(fā)展成謊言,而爸爸媽媽如果一味反對孩子的想象力,又會扼殺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所以,爸爸媽媽必須調整教育方法,及時循循善誘地更正孩子不當的想象。
3、家長要率先垂范 樹立良好的榜樣
爸爸媽媽是孩子最早的老師,爸爸媽媽的言行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所以爸爸媽媽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即使是善意的欺騙,也要杜絕。誠實,是做人之本。爸爸媽媽要做到不論對人對事都真心誠意,這樣孩子才能坦誠做人。研究表明,經常說謊的孩子往往出自爸爸媽媽經常說謊的家庭。另外,管教不多,甚至厭棄子女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也容易變成不誠實的孩子。爸爸媽媽應該在家里不斷地談論誠實的重要性。為了保證使誠實成為孩子道德的一部分,可以讓他們讀一些強調其重要性的書籍,這對鼓勵孩子的誠實正直也是很有益的。
盡管人人都承認自己說過謊,但爸爸媽媽應該意識到直接或間接的說謊會對孩子產生什么影響。當然,對孩子撒謊永遠不會有正當理由。這并不是說你應該把所有事情都告訴孩子們,有許多事情是他們不必知道的,比如你的隱私或遠遠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的事情。即便如此,如果孩子偏要問你,也應該用既符合事實,又不完全透露真情的方法說明,不要隨便編瞎話。
對于說謊的孩子,威脅或強迫他承認自己的謊言都不是正確的方法,爸爸媽媽最好能用一定的時間,冷靜、嚴肅地與孩子談談,語重心長地給孩子講幾個說謊導致的危害事例。孩子承認錯誤以后,爸爸媽媽一定要稱贊孩子的誠實表現(xiàn),要說一些類似這樣的話:"我雖然不滿你做錯了事,但幸好你說出了真相,我實在很欣賞你的誠實。"
4、給孩子安全感 減少孩子的壓力
孩子思想單純,做錯了事以后怕受懲罰,往往會采取說謊或轉嫁責任的方式逃避懲罰,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愛撒謊的不良惡習。孩子絕大多數的說謊都是因為避免懲罰,需要安全和保護。如果爸爸媽媽能夠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確保他們的人身安全,孩子就會誠實起來。
同時,在生活和學習中,盡量減少的他們額外的心理壓力。爸爸媽媽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從而導致孩子說謊。因此,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不要奢望他們做出超出自身能力的事。爸爸媽媽要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要經常與孩子傾心交流,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總之,面對孩子的謊言,要去分析、研究,找出孩子說謊的原因,對癥下藥,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優(yōu)秀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要不斷引導孩子做一些善事,讓善良在他們心中永存。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望子成龍,雖然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杰出青年,但卻有可能讓他們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誠實,則是培養(yǎng)孩子健全人格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