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異國家教之一:管孩子“抓大”“放小”
父母對孩子,管要有度,不把孩子管死;不管應(yīng)有不管的原則,絕不放任自流。把握好這個度,對孩子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王洋同學(xué)在學(xué)校的安排下和幾個同學(xué)一起去美國一年,他們分別住在不同的美國孩子家,和那里的孩子一起吃住,共同學(xué)習(xí),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貒?,他非常留戀美國和睦的家庭關(guān)系和寬松的家庭環(huán)境。
王洋說:“他們的家庭關(guān)系挺和睦的,人與人之間很親切,父母對孩子在管教上比較寬松。我住的那家有三個孩子,一個姐姐,兩個妹妹。孩子出去活動,父母要求他們一般是晚上10點之前回來,至于去哪里,跟誰在一起,就無所謂了,家長并不過問。像一些小事,比如去看一場電影或者出去玩一會兒,都可以由孩子自己決定,不用告訴家長。但是一些大事,比如參加學(xué)校的籃球隊,就要跟父母說一聲。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女孩找男朋友家長是一定要管的,尤其是小孩子。在這個民宿家庭中,有一天小妹妹對她媽媽說,她碰上了一個小男孩,長得特別帥,她特別想成為他的女朋友。這種事情如果發(fā)生在國內(nèi),媽媽肯定會說:‘你怎么能這樣呢?可別弄這樣的事情,回去好好學(xué)習(xí)!‘但是小女孩的媽媽卻說:‘哎呀,是嗎?等哪天領(lǐng)回家給我看看?!@樣處理問題的方式很輕松,也許小妹妹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媽媽并沒有大驚小怪的。如果以后真的有什么事,小妹妹肯定還會樂于告訴媽媽,媽媽絲毫不必為孩子擔(dān)心?!?div style="height:15px;">
肖玲同學(xué)在德國生活了一年。她說:“這個家里的媽媽不嘮叨,對于我這個外國孩子的照顧當(dāng)然不能像我自己的父母,但他們給你一定的空間,不像咱們的父母整天圍著你轉(zhuǎn),只是如果孩子出了問題或需要幫助時,父母馬上就會出現(xiàn)在身邊?!?div style="height:15px;">
“在歐洲,我們的學(xué)生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差異,對汲取不同文化的精華,擯棄那些消極的東西,很有作用。一個同學(xué)在挪威孩子的家里,全家人對他比較好。但是那里的爸爸媽媽不像中國的爸爸媽媽那樣對孩子管得那么具體。穿的、戴的全有。穿不穿,你自己看著辦,天氣不好,帽子、手套你愿意戴就戴,不愿意戴就不戴,自己照顧自己,而不是靠家長來告訴。可是我們有的同學(xué)對這就不習(xí)慣,剛到挪威時竟然挨餓。在中國,到別人家吃飯是主人緊著讓,客人總是客氣。在挪威那里沒有這樣的習(xí)慣。餓了,你就吃,要是不餓,就別吃,從來不讓。這就是一種文化差異。他們既然請你到他家作客,他家里所有的東西你都可以使用。當(dāng)然我們作為客人應(yīng)當(dāng)有禮貌,不能隨便禍害。但是吃飯、洗衣服就不用問了。你把臟衣服脫了、洗了、晾上都是你自己的事,不用問。在他們看來,大人沒有必要在這些具體事情上管孩子,孩子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而我們的家長正相反,對孩子所有的事情都管得非常具體,孩子沒有自己處理自己事情的自主權(quán),也不懂得自我管理的基本原則。”
西方國家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式,給我們這樣的啟示:我們的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得周全,孩子就會想不周全,而在父母的“周全“當(dāng)中去享受;西方的父母小事“不管”,則能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自己去管。讓孩子這樣管下去,就能逐漸地管好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孩子的小事不管才是最好的管。參加民宿活動的學(xué)生在中西方父母對孩子管教方式的差異中切身感受到自身由于父母管教太多而缺乏獨立性的弊端。
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與孩子進(jìn)行思想交流、情感溝通越來越難了。為什么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把自己擺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隔膜。
辛雙悅同學(xué)說:“美國孩子和父母的關(guān)系親密得有點讓我想像不到。他們的孩子每天出門的時候都要和父母擁抱一下,親一下父母然后再走。晚上睡覺前孩子們也會和父母擁抱一下。每天放學(xué)回來后,他們會幫著父母做各種各樣的家務(wù)活兒。孩子們每次考試后都會主動把成績告訴父母。每天他們無論做了什么事,都會和父母交流一遍,他們的父母會特別耐心地去聽他們講這些事。記得有一次我們開聯(lián)歡會,開完之后又去看電影,直到夜里12點多才回去。但他們的父母一直都在家等著他們,還做了一些小零食,等孩子回來和他們交流一下一天都發(fā)生了些什么事,然后才去睡覺。其實,他們父母工作了一天也挺累的,但父母就是要等著孩子回來交流交流。我覺得這種家庭氣氛特別溫馨和睦,挺令人羨慕的。”
肖玲同學(xué)說:“德國的父母總是創(chuàng)造條件和孩子們一起活動。比如到了圣誕節(jié),德國人不像我們在國內(nèi),大家坐在一起看電視,而是認(rèn)為這個時間應(yīng)該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交流感情的時間,不應(yīng)該讓電視占據(jù)了。在吃飯前會去專門的幼兒教堂,雖然有汽車,但是這時不開,孩子們穿著裙子,大家有說有笑一起走著回來。一家人走在雪地里,充分感受大自然帶給人們的和諧、溫馨?!?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