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流膠病在樹體老弱、掛果負載過重、水肥施用不當、整枝修剪過度、病蟲害危害、冰霜凍害以及土壤酸性大、黏性重、低洼積水的園地果樹上發(fā)病多、發(fā)病重,發(fā)病期在3-10月,4-6月發(fā)病最多、危害最大,輕則削弱樹勢,重則會造成枝干枯死,如果不能有效防治,會使桃樹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十分影響桃樹種植的產量和收益。
桃樹流膠病,年年發(fā)生、年年治,但很多果農因為方法使用不當或單一,很難防治得住。在桃樹流膠病防治上,應當找準最佳防治時機,采用立體綜合防治的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方防治效果。
桃樹流膠病防治方法如下:
平地種植的桃園,可以采用起壟深溝栽種的建園方法,同時要做好園內的雨季前的挖溝建渠排水管理,或在樹行間提前挖好排水溝預防雨后積水。
在桃樹嫁接桃樹時,應當使用野毛桃、山桃等和桃樹親和力強的品種,不要使用杏樹等與桃樹親和力較差的品種嫁接,以防嫁接部位脫落、傷口被病害菌侵害而流膠。
在桃樹施肥管理上,要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物菌肥和磷鉀肥,控制使用氮肥,來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和有機質含量,為果樹根系發(fā)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
酸性園地建議采用增施過磷酸鈣和撒施石灰等方法來調和土壤酸性,堿性園地建議采用土壤深翻、多施有機肥或生物菌肥、灌水洗鹽等方法來拍堿,土壤黏性重的園地可以采用摻如粗砂的方法來降低土壤黏性。
在桃樹落葉后到萌芽前,應當及時把園內的病枯枝、殘果落葉、雜草碎物等集中清理出園外進行焚燒或深埋,并用3-5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全園噴施,以此來控制病害菌傳播的源頭。
在早春桃樹萌芽前,要對桃樹上老翹樹皮和流膠部位進行徹底清刮,同時用石硫合劑或五氯酚鈉或潰腐靈等藥物進行全園噴施殺菌,并用涂白劑對桃樹枝干進行涂白防護,在滅殺殘留病害菌的同時,避免樹體被凍傷或灼傷出現傷口。
在桃樹修剪多年生大枝時,應當逐年分批進行,不可一次全部疏除,同時要避開生長旺盛期時進行短截、疏枝、回縮等容易誘發(fā)流膠病的修剪;此外,在桃樹花果期時,應當合理及時的進行疏花疏果,以防樹體養(yǎng)分負擔過大,造成樹勢變弱、抗逆性降低。
在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時,建議全園覆蓋上一層10公分左右后的秸稈、雜草或腐熟有機肥,在提高園地保水保溫性能的同時,減少日灼、根系凍傷等問題的發(fā)生。
對于已經發(fā)生流膠病的防治,應當抓住有效時機、有針對性的選用藥物進行防治。藥物防治方法可以采取涂干、高濃度噴枝、灌根相結合的方式,常用藥物有潰腐靈、青枯立克、地力旺、沃豐素、靚果安等。春季溫度回升后的4-5月份是桃樹流膠病的發(fā)病高峰期,應當抓住春季桃樹萌芽、展葉時(3-4月份)的有利時機進行藥物防治。
在防治方法上,最好采用藥物噴施、涂抹枝干、藥物灌根相結合的方法,每隔5天進行1次,連續(xù)用藥2-3次。常用的有效藥物主要有潰腐靈、青枯立克、代森錳鋅、炭疽福美、霜脲錳鋅、甲基托布津、福雙美、農用鏈霉素、春雷霉素、沃豐素、地力旺、靚果安、乙蒜素、有機硅等。
此外,對于桃樹容易發(fā)生的蛀干類害蟲要進行重點防治,比如說天牛等。
點擊上方“關注” 每日了解更多新鮮農業(yè)種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