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蘭花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蘭花素來代表著高雅的氣質(zhì),中國十大名花中的一種。
春蘭
古代文人以蘭會友,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與'梅、竹、菊'并列,合稱'四君子',蘭花不單單用來喻指君子美好的品德,也常常比喻女子心地純潔,品質(zhì)高雅,因此便有蕙質(zhì)蘭心之說。'蕙''蘭'互文同意,皆指蘭花。
建蘭
'蕙質(zhì)蘭心'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詞人柳永筆下,在柳永悼念其亡妻的《離別難》中有'花謝水流倏忽,嗟少年光陰。有天然、蕙質(zhì)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在詞中柳永回憶著妻子美麗的外貌與心地的純潔。
墨蘭
墨蘭
最早賦予蘭花人文精神的是孔子,在《西漢.孔子家語》孔子回答子路的一段對話中,有這樣的記載: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孔子用蘭花之幽香喻自己不因窮困而改變自己的氣節(jié),不因榮辱得寵而忘修身立德之志。
蝴蝶蘭
孔子從衛(wèi)國回返魯國時,見隱谷之中,幽蘭獨茂,夾雜著陣陣撲鼻清香,蔚然嘆曰:'夫蘭為王者香,今乃與眾為伍,譬賢者不逢時,鄙夫為倫也。'孔子感嘆自己生不逢時的身世,跟幽谷中默默散發(fā)清香的惠蘭沒有兩樣。
蘭花文化的興起,則源于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托。在《離騷》中他寫,'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顯示自己德行高潔、修身自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在被奸佞小人詆毀污蔑,遭到流放時,仍不忘種蘭、養(yǎng)蘭,寫下'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告誡自己修行仁義,勤身自勉。
自此之后,千百年來詠吟蘭草的詩詞便不斷出現(xiàn),影響著后人。比如,韓愈《幽蘭操》:'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采而佩,于蘭何傷。'。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蘇軾《題楊次公春蘭》'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鬼蘭
明代張羽 《著色蘭 》也寫下'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葉上露,似欲向人啼。'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lián)系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xù)。
趙孟堅《春蘭圖》
?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而畫家也對蘭花情有獨鐘,取蘭作畫以寓意?,F(xiàn)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內(nèi),宋代趙孟堅所繪《春蘭圖》,被認為是現(xiàn)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畫中所作蘭草筆意綿綿,姿態(tài)瀟灑,超凡脫俗。
蕙蘭
明代徐渭《墨花九段圖卷》中的墨蘭,簡練脫俗,格調(diào)古雅,畫蘭而寫照自己,'無媚有清苦'。清代鄭板橋更是留下了大量關(guān)于蘭的畫作,畫中的蘭草舒朗瀟灑,經(jīng)霜色不變、凌寒耐冬,高潔隱逸,這是文人畫家對'一竹一蘭一石,有節(jié)有香有骨'的精神追求。
石斛蘭
1973年,歌唱家郭蘭英去探望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當時他們都剛離開'牛棚'不久。仍須緊閉門窗,才敢在屋子里聽蘭英唱歌??喽U先生感慨之余,毅然命筆,畫了三株狂舞的墨蘭,題為'蘭為王者香'以贈,來贊郭蘭英若蘭一樣的人生。
蓮瓣蘭
我從山中來,君子當若蘭,這九大蘭花名品古詩中也是如此美麗。如果有朋友想養(yǎng)君子蘭的朋友可以點擊左下方“了解更多”進入鏈接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