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jīng)過現(xiàn)場激烈競拍,最終以2.628億美金成交(合人民幣18.11億人民幣),成交率達到87.1%。專場中最重要的10件書畫和青銅作品,成交2.494億美元,合計人民幣17.46億元,占整個專場總成交額的94%。
備受矚目的四件青銅重器為拍賣聚足人氣。最終,商晚期青銅饕餮紋方尊3720.75萬美金、商晚期安陽青銅饕餮紋方罍3384.75萬美金、商晚期青銅饕餮紋瓿逾2712.75萬美金、商晚期青銅羊觥逾2712.75萬美金成交,共計1.25億美金,合計人民幣8.63億元。
●●●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方尊
高 52.4 cm
估價 600萬 — 800萬美元
落槌價 3300萬美元
含傭金 3720萬美元
該尊鑄造精湛,器形高大,可比婦好方尊和兩件司母癸方尊,前者較敦矮而后者較挺拔。紋飾結(jié)構(gòu)上,二者的腹部和圈足紋飾皆為一重紋帶,婦好方尊頸部紋帶屬于平鋪式而司母癸方尊為浮雕式,前者肩部附飾是肩面中間為圓雕犧首而角飾圓雕鳥紋,后者僅肩面中間有圓雕龍首側(cè)接雙龍身。也就是說,藤田方尊附飾更近于婦好方尊而器形更近于司母癸方尊,但腹部和圈足紋飾均上下兩重則異于它們,顯得更為華麗。
安陽花園莊東地M54亦出土有一件方尊,紋飾佈局與附飾更接近本件方尊,器形亦較為挺拔,唯鑄造略顯粗糙。有學(xué)者指出,體形較矮的方尊,代表了中原風(fēng)格的延續(xù),而體形高大,長頸高圈足的方尊可能是受到了長江流域同類器的影響。4花園莊東地M54墓主人亞長的身分很有可能就是來自于南方的方國首領(lǐng)5,包括藤田方尊在內(nèi)的安陽高身方尊的風(fēng)格,自不應(yīng)排除南方因素的影響。
●●●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方罍
高 63.5 cm
估價 500萬 — 800萬美元
落槌價 3000萬美元
含傭金 3384萬美元
該罍器形高大,通體飾寬厚的扉棱,頗具建筑美感。婦好墓出土婦好方罍一對,無圈足無扉棱,腹部飾浮雕獸面蕉葉紋,與藤田方罍出入較大。
向桃初和吳小燕對商周方罍進行了系統(tǒng)搜集和排比,提出沒有扉棱的婦好方罍為這類器的最早形態(tài),至殷墟二期,雖未包含此器,類于此器的出自遼寧喀左小波汰溝的登逆方罍和藏于上海博物館的亞X方罍,均歸入西周早段,但《中國青銅器全集》認為此二方罍年代為商晚期。
與藤田方罍相對照,登逆和亞X方罍雖有扉棱,但已從長條形演變?yōu)槎祟^出歧,前者雖滿布紋飾,但已屬平鋪式,肩部每側(cè)面為一獸面紋,圈足也略高;后者的紋飾為浮雕,近于藤田方罍。洛陽北窯出土的母鼓方罍(M6:1),腹部紋飾為窄鳥紋帶下置獸面蕉葉紋,浮雕形式,近于婦好方罍,但有長條形扉棱,扉棱形態(tài)與藤田方罍近似,其年代可置于亞X方罍之前(載于《中國青銅器全集》,卷5,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編號177)。
與藤田方罍最為一致的是泉屋博古館和根津美術(shù)館藏兩件方罍,無論是造型、紋飾還是鑄造工藝皆然,猶若一組,它們年代當(dāng)屬殷墟早期。
該罍在鑄造上最突出的地方,是使用了先鑄鑄接技術(shù)。仔細觀察其雙耳及鋬與器身相接處,可以看到附件都有被器身銅液曡壓的痕跡,說明是將先鑄的附件組裝在器身鑄形中二次鑄造完成的。先鑄附件工藝在商代銅器中并不普遍,目前所知最早的先鑄是岐山賀家村出土的鳳柱斝的扉棱。據(jù)考,這一技術(shù)是鑄工在南方作坊的發(fā)明,后來工匠被遷安陽后,先鑄工藝才在殷墟得以應(yīng)用。殷墟考古表明,愈高等級者所擁有的銅器愈為多樣,其藝術(shù)風(fēng)格和技術(shù)來源可能更爲(wèi)多元。
●●●
商晚期 青銅饕餮紋瓿
高 57.2 cm
估價 400萬 — 600萬美元
落槌價 2400萬美元
含傭金 2712萬美元
獸面紋帶蓋瓿體量碩大。 婦好墓青銅器群中有三件近似的帶蓋瓿:一件較大(高47.6公分)沒有銘文,兩件較小(高33及34.2公分)內(nèi)底中間都鑄有「婦好」兩字銘文。三器造型相同,雖然藤田瓿頸微高、蓋更鼓,但與婦好墓三瓿的風(fēng)格一致,時代相若,較大的體量暗示藤田瓿有更高的所屬。
殷墟時期的青銅鑄造,墊片開始較多使用以支撐懸芯并保證器壁厚度,乃至採用芯撐使器物的某些部分中空以減少厚度變化,降低鑄件的廢品傾向,此瓿一犧首鼻尖磕碰處,可清楚的看到其內(nèi)部磚紅色的內(nèi)芯,說明浮雕獸首是中空的,頭頂?shù)男】讋t是芯撐設(shè)置的痕跡。
●●●
商晚期 青銅羊觥
長 22 cm
估價 600萬 — 800萬美元
落槌價 2400萬美元
含傭金 2712萬美元
羊觥是商周禮器中一件為數(shù)不多的動物形器。其造型憨態(tài)可掬,器表紋飾凸起處,器內(nèi)壁(如鳳鳥的眼睛和翅膀)相應(yīng)下凹。這種工藝多為商代南方青銅器所採用,是確保器壁厚一致的措施。
婦好墓出土八件觥,修復(fù)三對六件,其中一對為司母辛四足觥,為抽象動物造型。與藤田羊觥相較,造型簡化。而較藤田羊觥造型複雜者,可比照洋縣張家村所出一件,形若野豬,無角有大耳,蓋前半部爬一圓雕龍,后半部爬一片狀龍;器前身飾鳳鳥紋,后身飾夔紋,貝格立(Robert Bagley)認為器物可能在描寫大象,造型具有典型的南方特徵。 和賽克勒舊藏的一件觥形神一致,具有同源性,這三件觥的時代和產(chǎn)地當(dāng)相同。
根據(jù)蘇榮譽對商代南方青銅器的研究,鑄造于南方的青銅器早于安陽,具有南方風(fēng)格因素的很多器物是武丁時期遷南方鑄工至殷墟后鑄造的,年代自然在殷墟早期。
●●●
毫無疑問,藤田美術(shù)館呈現(xiàn)的這組青銅器拍賣是近二十年來最具重量級的青銅器拍賣。對于大部分買家而言,這場夜拍可能像是一場幻夢:拍賣方要求新買家拍前須支付數(shù)百萬美元保證金——眾所周知,日本是中國本土以外保存商周青銅器最多的國家之一,藏品質(zhì)量之高,令人咋舌。此次重器釋出,對于國內(nèi)藏家及機構(gòu)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藤田家族舊影
藤田美術(shù)館于1954年落成,坐落于大阪市中心,為日本最重要的文博機構(gòu)之一,向公眾展示實業(yè)家藤田傳三郎 (1841-1912年) 與其子平太郎及德次郎收藏的藝術(shù)珍品。藤田傳三郎是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實業(yè)家,同時也是一位古代藝術(shù)的愛好者,曾斥巨資搜藏了多件國寶級文物。藤田美術(shù)館珍藏囊括兩千多件日本及中國藝術(shù)品,其中包括極為珍罕之書畫、佛教藝術(shù)品、高古青銅器、漆器、紡織品及茶具等。
據(jù)相關(guān)專家介紹,這批國寶約是通過日本山中商會流出?!懊駠鴷r期,山中商會是非常有名的古董商,在紐約、日本都有店,中國很多古董都是通過他們交易出去的?!?佳士得中國書畫部主管江炳強說。
“這批東西是經(jīng)由醇親王管家把6件作品賣給山中商會。但其實,這批東西并不全是醇親王的,其中4副作品鈐有恭親王的印。所以,我猜測這批東西很可能是宮廷賞賜給恭親王的。到了民國時期,包括恭親王、醇親王在內(nèi)的很多王公貴族已經(jīng)沒落,但無法改變之前生活方式,只能靠變賣家產(chǎn)維持。所以可能是恭親王委托醇親王出售這批藝術(shù)品?!?/span>
這四件商晚期青銅器,一舉打破紀(jì)錄,成為青銅器拍賣史上價格最高的作品之一。雖然官方未透露競拍藏家身份,但據(jù)相關(guān)媒體消息,29件拍品大部分回歸中國。
●●●
日本博物館所藏中國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