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覺得三歲小孩兒什么都不懂,給三歲的小孩立規(guī)矩沒有必要。教育長大了再說。但是三歲看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些道理如果不早早的教會孩子,孩子再長大一些是很難板回來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三歲前后給孩子立好規(guī)矩非常重要,這是他們成長的基礎,基礎扎實,應對他們快速成長的身體以及心智就會容易很多。在三歲之前,我們就要讓孩子參與到規(guī)則的建立和維護中來,讓他成為一個規(guī)則的受益者。
了解基本禮儀
三歲以前要讓孩子明白基本的禮儀知識,要讓孩子懂禮貌,不能亂發(fā)脾氣,不能動手打別的小朋友,要讓孩子學會分享,和小伙伴們友好相處。這樣孩子在學校里,才能更好的適應,更受別的小朋友和老師的歡迎。
允許哭,但絕不允許無理取鬧。
?哭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如果孩子一哭,你就心軟,那傷害的是孩子,折磨的是自己。你要明白,在他長大之后,并不是遇到問題哭泣就能解決問題。世界并非自己家。不能用摔東西這種方式發(fā)泄情緒有的小孩喜歡以摔東西的方式發(fā)泄不滿,稍不合自己的意思,就摔東西,甚至打罵自己的雙親。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不能忽視,一定的教育是很必要的。了解孩子因為什么不滿,及時疏導,絕對不能縱容這種行為,不然會演變成任性、自私的性格,長大后打罵父母的事也在所難免。
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吃飯開始,以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放手讓他自己做。孩子小時,大人可以從旁提供幫助,孩子大了以后,大人根本不需要在旁邊,讓孩子自己做就好。大人要記得,孩子自己做事時,你是個“幫助者”而不是“監(jiān)督者”的角色,在孩子拿不動時幫個手,在孩子可能危及自己安全時提供保護,不要不停地提醒孩子,這事要這么做、那事要那么做。大人在旁邊說得做得越多,孩子自己做事的興致就越低。
健康飲食好胃口
飲食習慣的好壞,不僅關系到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且關系到孩子行為品德,父母要重視培養(yǎng)寶寶健康飲食的好習慣。飯前做好準備。飯前首先停止活動,安靜下來,洗凈雙手,幫助父母準備碗筷,做好用餐準備。做到飯前不吃零食。
不偏食、不挑食
不快食、不暴食。食物進嘴后要充分咀嚼才能咽下,不可狼吞虎咽,以免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出現腸胃不適。不玩食、不走食。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聽故事,甚至跑來跑去,這樣會影響消化,提不起食欲。不剩飯。每次給寶寶盛飯不要太滿,寧愿少盛再添,也不要吃不了剩下。
?學會保護自己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盡可能避免意外傷害,向孩子說明哪些部位是個人隱私區(qū),任何人包括認識的人都無權接觸。即使是醫(yī)生做檢查,也應要求監(jiān)護人在場監(jiān)督。如果有人要觸摸爸爸媽媽告訴你的個人隱私區(qū),你一定要堅決地說“不”,并迅速離開。事后一定要告訴父母或者老師。
最重要的一點,大人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身教遠比言傳重要且更有說服力。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我們需要用愛來幫助他們走起來,更需要規(guī)矩讓他們把這條路走直。自由是有限度的,約束才能走的更遠。加油,寶媽寶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