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國人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是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論是古時的先祖還是當下的國人,用一雙勤勞有力的雙手打造了現(xiàn)今光輝燦爛的文化。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周朝時期,當時的周成王在一次祭祀武王時,教導何并且給予他許多賞賜,于是何鑄造了青銅器“何尊”。在這座青銅器底部的銘文里有“宅茲中國”四個字,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中國”二字連用例子。
中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shù)民族,都統(tǒng)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炎黃子孫”或者是“龍的傳人”。早在先秦時期,華夏族便在中原地區(qū)繁衍生息,到了漢代,通過歷代漢朝帝王的努力,文化交融使得漢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國主體民族的基礎。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禮儀之邦,有著衣冠上國之美譽?!蹲髠鳌吩唬骸爸袊卸Y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痹诠糯袊?,儒家文化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孔子的“和為貴”思想也影響了國人數(shù)千年。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向來讓國人引以為傲,同時也引起了諸多國外專家的研究。2009年,一位名叫馬丁·雅克的英國教授出版了著作《當中國統(tǒng)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在書中,他提出了一個觀點:“中國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國家,而是一個文明偽裝成了國家。國家是有興衰的,而文明只要有生命力就會不斷延續(xù)?!?/p>
馬丁·雅克(,英文名: Martin Jacques,1945年出生于英國,是倫敦經(jīng)濟學院的高級客座教授。為了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國,他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的客座教授。在他看來,西方國家之所以對當今的中國有諸多偏見,那是因為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不了解,甚至是了解得還不夠透徹。
從古到今,中華文明就有著一種極強的包容性,和古埃及、古巴比倫有所不同的是,作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數(shù)千年以來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耕文明。而正是這種可以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文明,中國才不會像西方文明一樣,為了獲得生存空間和戰(zhàn)略資源而進行對外侵略。
馬丁·雅克認為,中國之所以會再次崛起,這其實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在當今的世界,中國是唯一一個傳承了五千年而沒有出現(xiàn)斷層的國家。無論是秦朝之后的漢朝、唐朝、宋朝還是元明清時期,歷朝歷代都是以中國文化為主。也正是因為有這樣數(shù)千年深厚的歷史底蘊,中國才能在短短的數(shù)十年時間內快速發(fā)展、崛起。
與西方國家有所不同的是,中國以文明認同為主,反觀西方則是以民族認同為主。在中國,民眾對政府有著高度的信任,在遇到重大事件之后,民眾相信政府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許多問題,而并不是通過他們自發(fā)進行一些活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就這一點而言,中國與西方就有著本質的不同。西方國家在每次遇到重大問題時,總會出現(xiàn)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和畫面,民眾和政府對抗,究其根本就是民眾對國家的信任感不怎么好。信任感不同,結果自然不一樣。
和西方文明有所不同的是,中國文明的包容性是他們很難理解的。在華夏土地上,大大小小數(shù)十個民族共同生活,雖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和傳統(tǒng),但卻幾乎很少發(fā)生民族矛盾。就這一點而言,世界上其他地區(qū)或者國家就不如中國。
當下的世界形勢,可謂是波云詭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只要一有機會便屢屢向中國施壓,甚至不惜以各種違背道義原則的手段來遏制中國崛起。但他們忽略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現(xiàn)今的中國早已不是兩百多年前被西方殖民帝國,用堅船利炮就能恐嚇的。歷經(jīng)抗日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戰(zhàn)爭,讓西方國家見識了中國人的凝聚力。
當下的中國,隨著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相信用不了多久時間,必會屹立在世界之巔。對此,馬丁·雅克也十分堅信,中國成為最大的國家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參考資料:《左傳》
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于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