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有人說是寫給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妻子王氏的悼亡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嘆身世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這是由于李商隱的詩歌經常使用典故,語句精麗瑰奇,詩意朦朧,所以欣賞起來有點困難。
此詩運用象征、隱喻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比興”方法。如“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本褪沁@樣的寫法。“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想象一下: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詩人睹物思情,想起自己也正好是五十歲。這樣一根一根琴弦就像人生的年年歲歲。那逝去的美好青春,只能讓人回憶。
詩的首聯以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點明“思華年”的主旨,這是對傳統(tǒng)比興手法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可見這首詩歌開篇已經給我指出了一個思考的方向。那美好的年華讓人回憶,后面又說此情可待成追憶,這種感情怎么能讓人去回憶呢?當時已經讓人迷??酀?。至于這個情是什么情,作者并沒有明確指出。因為人誰無情,人而無情,何為人類?但這種情當時就讓作者難以承受了。
瑟是一種發(fā)音悲涼的樂器。瑟,古老的漢族彈弦樂器,共有二十五根弦。通體髹漆彩繪,色澤艷麗?!稘h書·郊祀志》說:“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詩經》中有記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但是這兩處好像沒有悲涼之意思。李商隱在瑟的前面加了一個錦字,這樣就更加華美,這是瑟的外部?!吨芏Y·樂器圖》記載:雅瑟二十三弦,頌瑟二十五弦,飾以寶玉者,曰“寶瑟” ,繪文如錦者,曰“錦瑟”??傊鞘秩A美。至于這個錦瑟是不是妻子留下的遺物,無從考證。還是作者看到室內的錦瑟,突然想到自己的年歲,進而發(fā)出由衷的感慨。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薄跺\瑟》詩中間兩聯,最能體現李商隱引典精辟、譬喻精深的持點。李商隱以“莊生夢蝶”的典故入詩,又巧妙地設計了兩個字:“曉”與“迷”, “曉”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則是青年時代。“曉夢”:青春美夢,年輕時立下的宏偉大志,但是離天亮不遠了,說明這個美夢做得時間不長,就回到現實生活中了,醒了?!懊浴泵詰伲聊缫膊环艞?,到底是自己是蝴蝶在做夢變成的,還是夢中自己變成了蝴蝶。莊周夢蝶的典故是物化的幻世的折射。蝴蝶可以變成人,人可以變成蝴蝶,相互物化,轉換。但是李商隱加了一個曉,一個迷,就是說美夢不久,沉迷不長,雖然美好,讓人回味無窮,但終究要從中走出來。
夢中變成了蝴蝶,蝴蝶給人的是一種美麗、多姿多彩的形象,蝴蝶的翅膀是彩色的,蝴蝶飛舞起來,高高低低,有很多的姿態(tài),而且是活潑、飛動的,這就是形象給讀者的提示。“迷”字,有的時候是說一種“癡迷”,是一種耽溺,當他夢為蝴蝶的時候,是多么美麗、多姿多彩,所以他就完全耽溺在這種美好的感情之中了。
詩人設字絕妙精巧,賦予典故以新的哲理,顯示自己無奈卻掙扎于權勢爭奪之中,左右為難受盡欺凌終不得志,到頭來只是一場悲苦的夢幻而已。
望帝春心托杜鵑,也是一處關于杜宇的典故。據說杜宇是望帝,死后精魂化成杜鵑,但是由于他一直懷念故國,不停啼叫。所以我們中國傳說杜鵑的叫聲好像是“不如歸去,不如歸去”,而且還傳說,杜鵑總是要一直叫到啼血。把一種紅色的花叫杜鵑花。作者認為人雖然生命很短暫,有一份那樣多情的感情,那追求的心變成蝴蝶,變成杜6鵑,都不會消失,不能忘懷。
頸聯前一句把幾個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后一句的藍田滄海,也并非空穴來風。藍田,山名,在今陜西藍田東南,是有名的產玉之地。此山為日光煦照,蘊藏其中的玉氣(古人認為寶物都有一種一般目力所不能見的光氣),冉冉上騰,但美玉的精氣遠察如在,近觀卻無。
對于詩人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給人浩渺無窮,月光皎潔,不斷跳躍的生命力量,但珠有淚,卻給人蒙上一層淡淡的悲涼。為何要流眼淚,作者把美好的東西與悲哀的東西放在一起,告誡人們追求美好的同時,必然會有沉重的代價。藍田日暖玉生煙,給人一種溫潤溫暖的感覺。太陽一照,有玉的地方會生氣一陣陣白煙,云氣彌漫,給人一種煙霧渺茫的朦朧幻影。因為人看到玉的青煙,所以知道地下有美玉,這是一種兆示。說明人有才華,會傳播很遠,但是這種美玉就被挖掘了。所美好的東西總是與悲哀的感情并存的。這就是作者這些意象要傳到出來的思想情感。這種美好的東西可以是愛情,也可以是人生的理想,政治抱負等。
此聯和上聯共用了四個典故,呈現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緒。莊生夢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尋的執(zhí)著;滄海鮫淚,具有一種闊大的寂寥;藍田日暖,傳達了溫暖而朦朧的歡樂。
詩的尾聯,采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束全詩。“此情”總攬所抒之情:“成追憶”則與“思華年”呼應。“可待”即“豈待”,說明這令人惆悵傷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難遣,此時當更令人難以承受。
還有人說,這首詩是李商隱的“自慨”,李商隱自己慨嘆自己。自慨的內容是很廣泛的,這里邊可以包括愛情,可以包括黨爭,也可以包括悼亡。有人以為李商隱“自慨”是專門感慨他仕途不遇,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比較可靠的。其實,我們也不必狹窄地說這首詩一定指仕途不遇,自慨可以包括很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