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和其它獨立的疾病一樣,有輕重之分。雖是小疾,但對病人來說,痛苦萬分,曾遇到一位帶孫子來兒科門診看病的老太太,說起折磨自己多年的口腔潰瘍,痛哭流涕,多方治療無效,已放棄治療。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高旭光
治療口腔潰瘍的體會:
病程方面:口腔潰瘍小的1周左右,大的2周愈合,個別大的我見過兩三個月不能愈合;
疼痛方面:口腔潰瘍第1周比較痛,上嘴唇比下嘴唇疼,舌面上比頰內疼,舌下系帶處比舌面疼,咽喉部最疼;
從時間上看:晨起疼,吃飯前幾口疼。
按病情輕重分,大致可分4類:
第一種:約占15%,病情很輕,偶爾長一兩個,這類病人注意休息,服點維生素,善存,多吃點青菜,喝點老鴨湯,粥油,就好了,臨時用點外用藥的就過去了。治與不治兩可。補充微量元素,甘草瀉心湯、導赤散也有效果。
第二種:約占50%,不經(jīng)常發(fā)作,發(fā)作時可有多個或連續(xù)幾個,女性有的跟月經(jīng)有關,有時連著好幾個月。這一類病人我感覺甘草瀉心湯,二地湯,封髓丹應用的比例最高。所以很多同行推薦的方子,最多也就是這幾個,確實是經(jīng)驗之談。
第三種:約25%病程長,多在一年以上,病情比較復雜,發(fā)作不容易愈合,此起彼伏,瘡面大,疼痛嚴重。如果患者口腔潰瘍面多大的話,建議去口腔醫(yī)院看看,要除外舌癌。尤其對50歲以上的患者,5年以上的口腔潰瘍病人,要防惡性腫瘤。
第四類:少見,如艾滋病并發(fā)的口腔潰瘍,放化療后的口腔潰瘍,梅毒合并口腔潰瘍,白塞氏病并發(fā)口腔潰瘍。有病因可查的,應治療原發(fā)病,口腔潰瘍自然會好。
臨床中常用治療口腔潰瘍的方子:
1、治口腔潰瘍的千古第一效方----瀉心湯 大黃、黃連、黃芩;甘草瀉心湯也常常有效。
2、治口腔潰瘍的千古第二方-----封髓丹 黃柏、砂仁、甘草。封髓丹功能降心火,益腎水,主治遺精夢交。
鄭欽安應用三才封髓丹(甘草用炙甘草)反復口腔潰瘍,組成:天門冬(天)、熟地黃(地)各60g、人參30g(人)、黃柏酒炒90g、砂仁45g、甘草炙15g,伴糊丸,用蓯蓉15g切片,酒一大盞,浸一宿,次日煎湯送下。近代蒲輔周治療反復口腔潰瘍就用封髓丹,認為該方為補土服火之方,可治虛熱上火,選黃柏瀉相火而清濕熱,又是治口瘡要藥;砂仁養(yǎng)胃醒脾,除咽喉及口齒浮熱;炙甘草補脾胃清熱瀉火。
3、交泰丸:黃連18g,肉桂3g。從脈象上來看的確是心經(jīng)有熱,但究其原因卻是腎水不足,無以制約心火,簡言之就是心經(jīng)“假熱”造成口舌反復發(fā)作口腔潰瘍,黃連泄熱,肉桂補腎,心腎乃交,名曰交泰。
4、甘露飲--熟地黃、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黃芩、枇杷葉、茵陳、枳殼、甘草
5、會用干姜、細辛、附子,治療口腔潰瘍達到一定境界。
常用的外用方:
漱口1方:生蒲黃12g、五倍子9g、生甘草9g。治療手足口?。汉芏嘈簼M嘴發(fā)皰疹,近10天不能進食,都脫水了,靠輸液度日,因為病毒,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沒有并發(fā)腦炎,忍忍就過去了。漱口方也許對手足口病病程無影響,但能減少一些痛苦。注意事項:生甘草用量不能太大,不然漱口時甜的惡心,疼痛明顯生蒲黃可以加量。用法:(1)抓兩付,砂鍋或不銹鋼鍋里一塊煮,五碗煎一碗,(每幅煮80-100ml最佳)放涼,每天漱口5次左右。(2)或水煎后放涼,飯前二十分鐘左右漱口,在口中留五六分鐘,然后吐掉,等到吃飯時,潰瘍的疼痛明顯減弱,可以正常進食。
漱口2方:黃連6g、莪術6g。適應癥:粘膜白斑口腔扁平苔蘚、口腔粘膜白斑病。注意事項:一天一劑,開水泡,漱口,有時間就漱一口,可以咽的,沒副作用。兩月一個療程。
西瓜霜的噴劑:每天噴1-2次,創(chuàng)面大的潰瘍可多次。普通口腔潰瘍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