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北的一位隱士。背后白云繚繞,猶如仙境,可現(xiàn)實中自己還得劈柴做飯。
以洞為家,甜苦自知。
一位來自河北的隱士,日中一食。清修,苦修,愿早悟道。
一位正在吹奏洞簫的隱士。或許以山為鄰,以云為伴才能讓自己的靈魂不孤獨。
一位拒絕透露家鄉(xiāng)、經(jīng)歷的老隱士,在這里已經(jīng)修行了十多年了。愿一切安好。
一位獨身在大山中修行的年輕女隱士,這是離開修行地方的最后一張照片。用她的話說,不是自己堅持不下去,只是連自己的安全有時候都不能保證。其實,修行修的是心。地點真的不是很重要。
連樹為廬,倒也有幾分意境。半路出家的修行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披著棉衣的隱士,正在和來訪的朋友吃飯聊天。與社會人相比,臉上多的是一份恬淡。
終南山上歲數(shù)最大的隱士,王芝霞老人。時年已經(jīng)83歲,愿老人長壽安康。
一位謹守戒律、舉止有度的隱士,很佩服他的境界?;蛟S神仙就是這樣修的吧!
一位來自中原地區(qū)的修行者,由于占據(jù)了別人的草廬修行,被房主呵斥。其實閑著不是閑著,暫住而已,不必大動肝火。
天氣不錯,太陽正好,趕緊把被褥拿出去曬曬。修行的一大半是瑣碎的生活。
和來看望自己的父母吃一頓飯,雖然只是簡單的炒雞蛋。隱士當中,女隱士最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