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附上一段名人的看法
化用庾信《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好似齊飛.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句式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日本遣唐使抄寫版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版有研究價值.最早實出自“夫麟風與麏雉懸絕,珠玉與礫石超殊”(劉勰《文心雕龍 知音》
意思就是對仗十分整齊,不僅上下成對,而且自己也成對,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四個意象描繪了一副夕陽西下,孤鶩起飛的景色
關于這句的意境我們要先從出處說起。這句詩出自王勃的 滕王閣序 而滕王閣序呢 又被稱為駢文之最 全文對仗都十分工整,一舉奠定了王勃的地位
滕王閣序之中,這局可謂是千古名句,一直來都被世人稱贊,又因為滕王閣序是駢文的緣故所以一直以來對這句詩都有兩種理解
其一,也是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認為,落霞即是晚霞的意思,上半句落霞與孤鶩齊飛,描寫的事野鴨在夕陽中飛翔,夕陽下一切都十分溫馨,下半句秋水共長天一色,如若直譯的話則是,秋天的長河與天空連成一色,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這種觀點的
另一種觀點則是認為落霞與孤鶩相對,則落應為散落的意思,而霞則與鶩同譯,應是一種飛鳥(意境的話我描繪不出來)但這種說法一直不被認可 因為前一種說法水天相接,再加上晚霞,則全是一種溫馨的色調,而如果霞為飛鳥的話,則全文都是青色調而顯的太單一
那么回到這句詩,他到底好在哪里?其實并不是這一句美,而應聯(lián)系全文來看,這一句是氣韻的頂峰
第一段,王勃向大家表示敬意 而到了第二段王勃才開始展露出真正的水平 自水兒起,登霄臨殿 以水和山為支點 將意境直接深化 視野自上而下十分開闊,之后再俯雕甍,披秀闥 然后是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瞬間豁然開朗
之后王勃再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依你現(xiàn)在所立之情,所感之情,那一幅畫面自然就出現(xiàn)在眼前,王勃只是告訴你,你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