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人記事的作文中,我們通常會寫到人,如何把人物描寫好,是這類文章的一個難點。
要寫好一個人物,無外乎是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來刻畫出人物的性格,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得人物生動活潑。
外貌描寫,是指把容貌、表情、姿勢、穿著等方面,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描述出來。描寫外貌時,不需要面面俱到,它重在能夠準確、生動、形象地向讀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征。
如魯迅的《孔乙己》中對孔乙己外貌的描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補,也沒有洗。
“青白臉色”的描寫,再配合他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不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而且為下文進一步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鋪墊。
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語言描寫總是鮮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獲得深刻的印象。魯迅先生說:“人物語言的描寫,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边@說明人物語言的重要。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對別人說他偷書時,他說:“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竊”字文雅,“偷”字通俗,孔乙己不愿接受別人用低俗的“偷”來描述他這個高雅的讀書人。通過孔乙己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孔乙己的“自命清高”的時候,也就讓人感到了科舉制度下這種“讀書人”的可憐。
動作描寫是的對人物舉止、動作、行為的描寫。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姿勢都能很好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對于人物動作的描寫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這里所說的動作,不是人物的一切動作,而是最有意義、最能顯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那些動作,包括人物的習慣性動作和下意識舉止在內(nèi)。
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對父親動作的描寫: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作者通過對父親攀欄桿時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體現(xiàn)出了父親對“我”深深的愛。
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nèi)心的思想情感活動進行描寫。如果說人物的外貌、言語、行動的描寫側(cè)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風貌,讓讀者透過這些描寫窺見或感受人物內(nèi)心的活動,那么,心理描寫則直接披露人物的內(nèi)在隱秘世界。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能夠直接深入人物心靈,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豐富而復(fù)雜的思想感情。
如魯迅的《阿Q正傳》中: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閑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xiàn)在的世界真不像樣……”于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魯迅通過對阿Q內(nèi)心世界獨白的描寫,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將阿Q的精神勝利法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要寫好人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平時多去觀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和許許多多的人交往,有父母,有老師,有同學(xué),還有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我們要通過仔細觀察他們的外部神態(tài)特征,進而深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他們的思想性格。通過把觀察到的結(jié)果記錄下來,在紙上再現(xiàn)人物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不斷提高自己對人物描寫的寫作技巧,相信我們的寫作水平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