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大家好,又一次以文字的方式與大家相見了。有很多同學有這么一種情況,在學校學習的時候,老師講課我都能聽得懂,也能理解,學習也努力,但是考試成績總是上不去,今天我就在這里給同學剖析一下:高中數(shù)學無法提高的原因。
其實同學們只要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按著適合自己的學習規(guī)劃學習,你就會發(fā)現(xiàn),高中數(shù)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同時提分也是最明顯、最容易實現(xiàn)的。接下來就分析下高三的同學分數(shù)浮動的關鍵節(jié)點和因素:
⑴、高三上學期第一輪復習的階段中,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各個章節(jié)成塊,對于有興趣或者比較擅長的章節(jié),考試成績會比較理想,而對于不熟悉的甚至存排斥心理的內(nèi)容,考試成績會不理想,這個階段,就會出現(xiàn)成績浮動的情況,所以第一輪復習中,對于基礎性章節(jié),不能抱有拖沓心理,認為學不好沒關系,后面再補,比如函數(shù)章節(jié),其思想會貫穿整個數(shù)學,當然,經(jīng)過努力,還沒見到提升,學習其它章節(jié)時,不必焦慮,比如說立體幾何、概率統(tǒng)計,數(shù)列章節(jié),與其章節(jié)關系性不大,前面沒學好,不會影響對知識點的掌握,千萬不要抱有破缺罐破摔的心理。
⑵、高三的第二輪復習,注重的是在基礎知識掌握的前提下,對個別重要的內(nèi)容進行強化,題目難度上升,重視一題多解,老師也會把關聯(lián)性大的知識章節(jié)放在一起綜合講解。如果第一輪復習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夠扎實,此階段也會受影響,此階段開始注重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
⑶、高三的第二輪復習,高考前的3個月左右,此階段注重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以“大綜合”為主,同學們一定要注重知識結構的網(wǎng)絡化,自己學會找關聯(lián),學會總結歸納,通過考試找出自己薄弱點,再去強化訓練,此階段把握好,又是一個成績提升的有關鍵期。
接下來就分析下同學們在上課學習中可能存的問題,然后針對性的去改正:
接下來對于以上的上課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學習建議:
⑴、首先聽課,做筆記是課堂學習中的關鍵因素,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堅持聽懂為原則,記錄筆記為輔助,聽懂很關鍵,課堂45分鐘一定要高效的利用起來,緊跟老師的思路,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是否想到了解題的方法,是否跟老師的一樣,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思路相比較,優(yōu)缺點在哪里?
⑵、如何記錄筆記,這對于以后的復習鞏固知識點有重要作用,課上講究聽懂,所以,課本上有的基礎知識,不必記錄,只記老師歸納總結的,自己對于某個問的理解與老師不一樣的地方,如果課上來不及記錄,就寫幾個關鍵詞,課后及時補充。
⑶、白天上課,晚上自習時,一定對于課上需要補充的筆記,按自己的理解歸納總結好,不能拖延,不能隔夜,時間越長,忘得越多,長此以久,筆記也就失去了意義。筆記不必注重多么完整,字跡多么清晰,只注重歸納總結。
有同學反映:錯的好幾道題明明會做,而且考試的時候還檢查過,怎么就錯了呢?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有這么一個感觸。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
一、不會做
①、新題:所謂新題只是對一些學習的舊題做了一些變換,如果對于學過的題目掌握不透徹,沒有抓住核心本質(zhì),就不會找到解題思路;
②、舊題:講過、做過的題目沒有理解透徹,自己認為理解了,課后從不鞏固復習,再次遇到便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二、會做但時間不夠
①、計算能力偏弱,需要長期養(yǎng)成的能力,通過大量刷題訓練;
②、解題思維能力,傳統(tǒng)解題理解不透徹,秒殺技巧不掌握。
三、粗心看錯
①、經(jīng)常習慣性粗心出錯,是專注度不夠,需要靜下心來解題;
②、有的同學可能解題能力不錯,比較盲目自信,導致看題、解題不仔細;
③、計算過程過于自信或追求時間進度,題目一口氣從頭算到尾,從不注意檢查。
那么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就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規(guī)劃,如果你是40、50分,怎么通過學習提到80、90分,如果你是90分,怎么通過學習達到120分,120分的同學爭取135分!
接下來就來了解下同學們每個分數(shù)段的存在的一些情況:
高考目標要求:
① 、普通本科要求115分以上;②、211、985要求130分以上。
同學們,通過徹底了解了自身的一些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學習目標,那接下來就要根據(jù)目標怎么去實現(xiàn)提分?
首先講一下學習方法,其實沒有特別高深的方法,或者說是絕招,就只有兩個字:反復!為什么很多中等成績的同學,學習非??炭?,早晨起得非常早,晚上也是睡得最晚,但成績一直提升不起來。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做好題型梳理總結,一味的靠記憶,盲目的刷題,這樣的同學往往老師講能聽懂,但是沒有去強化鞏固,過段時間可能就遺忘了,而且又沒有作知識點、題型的梳理總結,忽略了學習的效率問題,沒有抓住學習的關鍵點,我們比的是效率,而不是勤奮程度。所以到了考試的時候,就總會覺得有印象,但是就是沒明確的解題思路。所以,當同學們聽完老師的課,一定要針對課堂上的內(nèi)容去反復的強化鞏固,然后再去總結一些解題方法和技巧,通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成績自然會穩(wěn)步提升!
以平面向量章節(jié)為例,首先大家要明確高中數(shù)學題目是無限的,然而他題型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通過精心梳理總結,向量部分就歸納為七類題型,然后又總結出七類解題方法:
從理解掌握老師的歸納總結到自己學會歸納總結,同學們只要掌握這些題型和解題方法,然后通過刷題去徹底理解并靈活運用,通過量的積累,一定會達到質(zhì)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