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出題類型多樣化,大家在12天后的面試考場中,首先面對的考題就是【結構化】,共計2道題目,答題時間5分鐘,題目都是題庫中隨機抽取的,現在尚無法知道屆時你會抽到哪種類型的題目!
面試真題↓↓↓
1.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你如何對待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
2.如何看待教學與育人?
3.你認為作為一名新教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才能贏得學生的喜歡?
4.你為什么選擇當老師?
5.作為老師,是給學生授課為先還是教會學生做人為先?
6.談一談你對教師這一職業(yè)的看法?
答題思路↓↓↓
人生經歷:
包括人生經歷(學習或工作階段中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經歷);
成功或失敗的經歷、取得的成績、進入面試做了哪些準備(或是否參加培訓)等。
個人特點:
性格特點(內/外向,有責任心等)、優(yōu)缺點、興趣愛好(多說與教育相關即可)、專業(yè)技能(是否有專業(yè)優(yōu)勢,考取的相關證書等)、價值觀(座右銘,最喜歡的教育家、書籍等)
答題4原則:
1.自我認知與職業(yè)匹配——投射性(職位需要什么,我就有什么)
2.虛實相合:用虛詞更要用實詞、準確打擊(多舉例子,用事實、數據說話)
3.注意發(fā)掘自己的特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真實可信,情感打動)
4.注意言語的表達方式
面試真題↓↓↓
1.你班里的一名學生,在升學考試前學習成績忽然下降,家長著急地找到你尋求幫助。作為班主任,你會怎么辦?
2.一位學生家長氣憤地來到辦公室,指責你太過嚴厲。此時,你會如何處理?
3.校領導把教師進修機會給了另一名老師,你怎么看?
4.上課發(fā)現學生傳小紙條,你怎么辦?
5.如果一個家長跟你說讓他孩子做班干部你怎么辦?
6.你批評了一名學生,但該名學生的家長知道后找到校長投訴你。面對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辦?
答題思路↓↓↓
回答此類題目時,首先要明確你的溝通對象,一般分為領導、同事、學生和家長這四大對象。而你作為老師,一定要把握好和這四類人溝通的方式。
1.對于領導:一定要尊重,要相信領導。
2.對于同事: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傷和氣。
3.對于學生:要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去解決問題,并注意關心愛護學生。
4.對于家長:要注意態(tài)度,心平氣和。
面試真題↓↓↓
1.當在你上課時,一個學生在傳紙條,你怎么辦?
2.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看到課堂上有同學睡覺,怎么辦?
3.你去上課,學生把黑板擦放在你夠不到的位置,怎么辦?
4.如果有學生在課堂上故意刁難,你該如何應對?
5.你為學生組織的一次戶外活動中,有個同學突然中暑,你怎么處理?
6.假如你正在上課,一名學生因遲到匆匆跑進教室而不小心磕破了腿。作為教師,你怎么辦?
答題思路↓↓↓
(1)分析情況(簡要分析突發(fā)的事件與狀況)
(2)確定任務(確定任務目標)
(3)解決問題(提出對策,追查責任,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4)總結提高(進行總結,避免再犯),可包括:總結反思(自己導致),整改提高(學校/政府/社會的責任)
面試真題↓↓↓
班級活動類:
1.學校要求召開家長會,作為班主任,你準備怎么組織?
2.校長讓你來組織一次夏令營活動,你打算怎么辦?
3.校領導請你組織一次新教師說課比賽,你準備怎么辦?
課堂管理類:
1.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有名學生回答不出來問題。作為老師,此時你會怎么辦?
2.學生上課不帶書,作為老師你會怎么辦?
3.如何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解題思路↓↓↓
班級活動類3原則:
1.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可從活動主旨、人力、物力、活動順序等方面考慮;
2.談一下活動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可從不同參與者角度出發(fā))
3.活動后進行總結反饋。
課堂管理類4原則:
1.控制局面或冷處理;
2.分清輕重緩急;
(一般保證課堂教學是主要目的,特殊情況下,學生的尊嚴是主要的)
3.課后針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
4.事后反省。
(自我反省,分析原因,避免再次發(fā)生;反省的內容多放眼于課堂的趣味性、教學活動的可參與性)
面試真題↓↓↓
教育現象類:
1.某學校的一名青年老師穿拖鞋去上課。對此,你怎么看?
2.現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非常普遍,有人認為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已經不重要了。對此,你怎么看?
3.某教師家庭貧困,在課外進行有償補課,對此,你怎么看?
教育名言警句類:
1.“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對于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2.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要認識學生,要學習學生”,對這種說法你如何看?
3.陶行知先生曾說:“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對于這句話,你如何理解?
答題思路↓↓↓
教育現象類答題4原則:
1.點題:充分了解題目所指內容,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出題目實質性問題;
2.分析: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
(可從學生、家庭、學校、社會、國家5個角度分析對教育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3.對策:找到現象背后的原因,給出對策;
4.升華:對整體答案進行生化,考生可聯(lián)系自身情況表態(tài),說明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怎么辦,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如何避免等。
教育名言警句類答題3原則:
1.正確詮釋名言警句的含義并進行肯定;
2.說明這句話為什么是正確的,用事實證明,也可以講道理證明;
3.聯(lián)系實際,充分說明這句話在工作中的指導意義。